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区别在哪
一、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区别在哪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主体不同。三方协议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方主体,主要是为了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以及用人单位招到合适人才,学校在其中起到一定的监督和管理作用;而劳动合同仅涉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是确立的法律凭证。
(二)性质不同。三方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主要是一种意向性协议;劳动合同则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具有更强的法律约束力。
(三)内容不同。三方协议主要涉及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就业意向、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学校的相关管理规定等;劳动合同的内容则侧重于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与劳动过程密切相关的事项。
(四)适用阶段不同。三方协议一般在毕业生毕业前签订,用于确定就业意向;劳动合同通常在毕业生毕业后正式入职时签订,标志着劳动关系的正式建立。
二、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有何区别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主体不同。三方协议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方主体,旨在明确三方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而劳动合同仅涉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主体,确立的是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目的不同。三方协议主要是为了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解决学生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问题,具有一定的管理属性;劳动合同则是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工作期间的具体劳动权利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
内容不同。三方协议内容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毕业生基本信息、就业意向、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等;劳动合同内容更为详细全面,涵盖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具体劳动条款。
效力不同。三方协议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前具有一定约束力,毕业生报到后,三方协议一般失效;劳动合同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在整个劳动关系存续期间都具有法律效力。
三、劳动合同工作时间类型有哪些
劳动合同工作时间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标准工时制。即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这种工作时间类型较为常见,适用于大多数行业和岗位。
(二)不定时工作制。是指因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的限制,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能受固定时数限制的工时制度。比如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等,他们的工作时间难以按照标准工时进行衡量。不过,实行不定时工作制需要经过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三)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即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例如交通、铁路等行业,因工作的特殊性,需要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常采用这种工时制度。同样,实行该制度也需劳动行政部门审批。
以上是关于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区别在哪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