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补偿标准
一、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补偿标准
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标准如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需注意的是,支付二倍工资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十一个月。且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时效为一年,从用人单位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之日起计算。
此外,如果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未签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还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劳动者的工资损失、福利待遇损失等。劳动者可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在哪里打印出来
通常情况下,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由用人单位负责打印并出具。一般在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或相关办公场所可以进行打印。
如果用人单位使用了电子办公系统,可能会在系统内生成并打印该证明。员工可以向所在部门的负责人或人力资源专员提出申请,说明需要打印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的需求,他们会指导员工完成相关流程。
在一些地区,也有专门的劳动保障部门或就业服务机构可以为劳动者出具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劳动者可以携带本人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前往这些机构,按照其规定的程序申请打印。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有义务及时为劳动者出具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且该证明应包含必要的信息,如劳动者姓名、号码、劳动合同期限、终止日期、工作岗位等。劳动者应妥善保管该证明,以备日后可能用到的场合,如办理失业登记、领取失业救济金等。
三、哪些情形要经济补偿
以下情形解除劳动合同需给予经济补偿:
其一,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
其二,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给予经济补偿。
其三,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
其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其五,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
其六,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满后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
其七,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
以上是关于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补偿标准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