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如何仲裁
一、没签劳动合同如何仲裁
若未签劳动合同想要申请仲裁,需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收集证据
1. 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银行转账记录、工资条等)、工作证、服务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可以帮助确定你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2. 证明工作内容与时间的证据,像工作中的邮件往来、工作成果、工作安排记录等,有助于确定劳动权益相关内容。
(二)申请仲裁
1. 确定仲裁机构。一般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 提交仲裁申请书。应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如要求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差额等)、事实和理由,并附上收集的相关证据材料。
(三)仲裁受理与审理
1.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2. 仲裁庭会对案件进行开庭审理,双方进行举证、质证等,仲裁庭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作出裁决。
二、厂里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去告他们吗
厂里没有签劳动合同是可以去告他们的。
未签订劳动合同违反了的相关规定。如果劳动者在厂里工作,双方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但厂方未签订书面合同,劳动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劳动者可以要求厂方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需要收集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例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作出裁决。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提起诉讼。
总之,厂方未签劳动合同损害了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权。
三、入职合同算不算劳动合同
入职合同如果包含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那就算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是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是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或者其他有效件号码;三是劳动合同期限;四是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是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是劳动报酬;七是社会保险;八是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是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如果入职合同明确了双方的劳动关系,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工作相关内容、劳动报酬、劳动保障等重要事项,就等同于劳动合同,双方受其约束。但如果入职合同只是简单的入职手续文件,缺乏上述关键要素,则不能算作劳动合同。
以上是关于没签劳动合同如何仲裁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