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欠劳动合同如何仲裁
一、不欠如何
准备证据:首先要收集能证实确实有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单、银行流水、工作证、考勤纪录、工友口供、电子邮件、工作通信、公司发放的物品(如制服、设备)等。
熟知法规:掌握《》等相关,尤其是关于未签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负的责任,例如支付的规定。
撰写申诉书:依据所收集的证据及相关法律规定,撰写申诉书,明确要求事项(如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补偿等),并详细说明事实与理由。
提交申请:将申诉书及相关证据一并提交至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
部分地区还提供在线提交或预约现场提交服务。
参与仲裁:提交申请后,耐心等待仲裁委员会受理并安排开庭。
仲裁期间,可能需要出席庭审,阐述自身观点,提交证据,并对对方出示的证据进行质证。
等待裁决:仲裁庭审理完毕后会做出裁决。
若裁决对劳动者有利,而用人单位拒不履行,劳动者可凭有效裁决书向人民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不认定可以劳动仲裁吗
如果员工和公司在工伤医疗费用等问题上出现分歧,那么没有经过,就不能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但若为确认劳动关系、签订、执行、更改或终止劳动合同等问题引发争议,则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认定由局负责。
若员工未进行工伤认定,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工伤保险待遇,仲裁委员会将裁定不予受理。
因为没有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赔偿是缺乏法律依据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