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和三险一金到底包括哪些?职场新人必看!
作为职场新人,你是否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被“五险一金”或“三险一金”绕得头晕眼花?这些听起来相似的词汇,背后究竟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就来彻底讲清楚,这些“保险和公积金”到底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它们对劳动者的意义。
**五险一金:打工人最全保障体系
五险一金是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的法定福利,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养老保险: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核心来源,个人缴8%,企业缴16%(部分地区比例不同)。
医疗保险:报销门诊、住院费用,个人缴2%,企业缴8%-10%。
失业保险:非自愿失业时可领取补助金,个人0.5%,企业0.5%-1%。
工伤保险:由企业全额缴纳(0.2%-1.5%),覆盖工伤事故或职业病治疗费用。
生育保险:覆盖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企业全额缴纳(约0.8%-1%)。
住房公积金:个人和企业各缴5%-12%,用于购房、租房或装修贷款。
关键点:五险一金是法律强制缴纳的,若企业不缴或少缴,员工可向社保局投诉维权。
**三险一金:灵活就业者的“简化版”
三险一金通常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但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准确。
“三险一金”并非法定概念,而是部分企业或灵活用工场景下的操作。
- 部分中小微企业为降低成本,仅缴纳养老、医疗、失业三险,忽略工伤和生育险;
- 自由职业者或非全日制用工,可能选择自行缴纳养老和医疗险,形成“两险无金”模式。
注意: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缺失,可能让劳动者面临重大风险,未缴工伤保险的员工若因工受伤,企业需自行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建议参考:如何判断自己该缴哪一类?
1、全职劳动者:企业必须缴纳完整五险一金,缺一不可。
2、灵活就业者:可自行选择缴纳养老和医疗险,但建议补充商业保险覆盖工伤风险。
3、跨地区工作者:社保转移需提前规划,避免断缴影响养老金和医保报销。
4、试用期员工:入职首日即应参保,企业以“试用期不缴社保”属违法行为。
**相关法条依据
1、《社会保险法》第2条: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为法定险种。
2、《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5条:单位录用职工须在30日内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
3、《劳动合同法》第17条:社会保险条款为劳动合同必备内容。
无论是五险一金还是三险一金,核心在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五险一金是法律强制缴纳的“全险套餐”,而所谓三险一金更多是企业缩减成本的灰色操作。劳动者务必核对自己的社保缴费明细,发现企业漏缴时,可通过12333热线或当地社保局维权。社保不仅是当下的保障,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投资。
五险一金和三险一金到底包括哪些?职场新人必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