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单位不给赔偿吗
工伤保险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一般情况下,单位都会按照规定给伤者进行赔偿。但也有极少数单位会拒不赔偿或拖延赔偿,让伤者陷入困境。那么,工伤保险单位真的可以不给赔偿吗?
一、法律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并按时足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导致职工在发生工伤后无法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二、单位拒不赔偿的后果
如果单位拒不赔偿工伤职工,职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維護自己的合法权益:
(1) 申请劳动仲裁
职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将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或裁决,并作出裁决书。
(2) 提起诉讼
如果劳动仲裁裁决结果对职工不利,职工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法院受理后,将根据证据情况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三、拖延赔偿的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拖延赔偿工伤职工,职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維護自己的合法权益:
(1) 申请行政处罚
职工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举报用人单位拖延赔偿行为,申请行政处罚。行政部门受理后,将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并依据《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2) 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职工还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以及拖延赔偿期间的利息。
由此可见,工伤保险单位拒不赔偿或拖延赔偿的行为都是违法的,职工可以采取多种途径維護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有法律疑问可直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