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租赁合同的认定
一、虚假租赁合同的认定
虚假租赁合同的认定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一是合同主体方面。查看签订合同的双方是否存在特殊关系,例如是否为关联企业或存在其他利益共同体关系。如果双方关系特殊,可能存在虚假租赁的嫌疑。
二是合同条款。正常的租赁合同会有合理的租赁物描述、租赁期限、租金及支付方式等条款。若条款模糊不清,例如租赁物描述不明确,租金明显低于或高于市场合理水平,支付方式不符合常理等,可能是虚假租赁合同。
三是合同履行情况。真正的租赁合同会有实际的履行痕迹,如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使用、占有情况。如果没有实际的使用痕迹,或者租金支付没有相应的资金流水等财务记录,也可能被认定为虚假租赁合同。
四是订立合同的目的。若订立租赁合同是为了逃避债务、骗取、规避税收等非法目的,这种情况下租赁合同往往是虚假的。
二、草拟租赁合同合法吗
草拟租赁合同本身是合法的。
在很多情况下,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草拟租赁合同。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合同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例如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法人等;二是双方的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形;三是合同内容不违反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不过,虽然自行草拟是合法的,但由于租赁合同涉及诸多法律细节,例如租赁物的交付、维修责任、租金支付方式与期限、违约责任等,如果草拟不当,可能会在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草拟较为复杂的租赁合同时,也可以参考相关的或者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
三、法律认定的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从法律认定角度来看:
1. 主体方面,出租人和承租人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他们能够独立地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如自然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法人在其经营范围内等。
2. 客体方面,租赁物应当是合法的、可被租赁的财产。比如,非法财产不能成为租赁合同的客体。
3. 内容上,要明确约定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租金条款应明确合理,租赁期限需确定或者可根据一定的条件确定。
同时,租赁合同的订立需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民法基本原则。形式上,一般的租赁合同可以采用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但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以上是关于虚假租赁合同的认定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