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第一年签了劳动合同,第二年没签合理吗
一、第一年签了劳动合同,第二年没签合理吗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若在所签署的首年度劳动合同时限结束之后,未能与雇员就续约问题进行认真商榷并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标准同其缔结无固定期限劳动关系的话,无疑将被定性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这是因为依据《劳动合同法》的明确规定,除非雇员本人书面同意接受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负有法定责任必须同雇员签订。
如果用人单位在首年度劳动合同终止之后,经过与雇员充分磋商且得到对方书面同意的前提下,成功续签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那自然又另当别论,其行为将被视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总的来说,用人单位须依法承担与雇员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义务,唯有存在特殊情形需要缔结合同时才可视实际情况与雇员达成固定期限劳动协议。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
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超过3年未签劳动合同时效过了吗
依据相关法规条例,在正常情况下,因产生的争议请求申请仲裁的有效期为自劳动者得知或理应知晓其权益遭受损害之日算起的一年。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本案中争议的实效期应自劳动者首次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之日起计算;
2.对于签订期限达三年却仍未签订的劳动合同,这种行为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只要用人单位以合法的方式雇佣劳动者,一旦超过一个月但未满一年,仍未能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话,那么用人单位须自露面之日起每个月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基本薪酬。
3.因此,针对劳动合同未签事宜提起的的启动期限,应从劳动者了解到未签署劳动合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那一天开始计算。
而这个日期可能早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仲裁申请仲裁的法定时效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