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未签劳动合同工伤如何索赔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3-03)普法百科6

一、未签劳动合同工伤如何索赔

在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遭遇工伤,可按以下步骤索赔:

其一,确认劳动关系。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可通过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来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若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确定劳动关系。

其二,申请工伤认定。在确认劳动关系后,劳动者应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交相关材料,如医疗诊断证明、劳动关系证明等。

其三,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待工伤认定结论作出后,若伤情影响劳动能力,可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

其四,计算赔偿数额并索赔。根据伤残等级等确定具体赔偿数额,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等。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协商不成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向提起诉讼。

二、能做工伤认定吗

劳务合同不能做工伤认定。具体分析如下:

工伤认定是基于劳动关系而言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隶属关系,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接受其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并由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的,可依法进行工伤认定。

而劳务合同确立的是劳务关系,劳务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提供劳务者按照约定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接受劳务方支付相应报酬。提供劳务者在工作中受伤,不属于工伤范畴,一般按照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来处理。

如果提供劳务者在劳务过程中受伤,可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来确定赔偿责任。接受劳务方有过错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提供劳务者自身有过错的,也需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

三、工伤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在工伤但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赔偿事宜可按如下处理:

其一,确认劳动关系。虽然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同样受法律保护。劳动者可通过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

其二,申请工伤认定。在确认劳动关系后,应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相关材料,如医疗诊断证明、劳动关系证明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进行调查核实,作出认定决定。

其三,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若被认定为工伤,且伤情影响劳动能力,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其四,计算赔偿数额并索赔。根据伤残等级,结合相关,计算赔偿数额,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若用人单位拒绝赔偿,劳动者可通过或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未签劳动合同工伤如何索赔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332190.html

未签劳动合同工伤如何索赔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