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丢失怎么仲裁
一、劳动合同丢失怎么仲裁
劳动合同丢失并不影响申请劳动仲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是收集其他证据。虽劳动合同丢失,但可搜集能证明及相关诉求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包括银行工资流水明细,显示单位名称、金额、发放时间等;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考勤记录,如打卡记录、签到表复印件等;同事证言,证明在单位工作情况。
二是确定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明确自己在中的具体诉求,如支付、补缴、支付等,并梳理清楚相关事实和理由。
三是撰写仲裁申请书。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按要求准备好份数并提交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四是参加仲裁庭审。按仲裁委通知时间和地点参加庭审,遵守庭审纪律,积极陈述事实、提交证据,配合进行,等待仲裁结果。
二、劳动争议是否可以约定仲裁
劳动争议可以约定仲裁,但这种约定存在一定限制。
一方面,劳动争议仲裁具有法定性。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一般需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是法定的前置程序。即使双方有约定,也不能违反这一法定程序。也就是说,不能通过约定排除劳动争议仲裁的适用,而直接约定向起诉等其他途径。
另一方面,在具体的仲裁机构选择等方面,当事人有一定的自主性。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协议中约定具体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例如,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约定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约定必须明确、具体且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会导致约定无效,届时将按照法律规定确定仲裁管辖等相关事宜。
三、没签劳动合同怎么仲裁
若要对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进行仲裁,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准备材料方面,需提供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准备好本人身份证件及复印件;撰写仲裁申请书,明确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与理由等。
确定仲裁机构,一般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提交申请材料后,仲裁委员会会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将组成仲裁庭,并通知双方开庭时间和地点。
在仲裁庭审过程中,需遵守仲裁庭纪律,如实陈述事实,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积极应对对方的提问和反驳。仲裁庭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裁决。
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丢失怎么仲裁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