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丢失怎么仲裁,法律怎样规定
一、劳动合同丢失怎么仲裁,法律怎样规定
劳动合同丢失并不影响申请劳动仲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收集其他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工资支付记录,包括银行工资流水明细、工资条;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同事证言,证明与申请人一同在该单位工作等。
(二)准备仲裁申请材料。通常需提交仲裁申请书,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等;附上准备好的证据材料。
(三)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一般是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四)等待仲裁委员会受理和审理。仲裁委员会会在规定时间内通知是否受理,受理后会安排。
法律规定方面,根据《》,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只要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及相关事实,即使劳动合同丢失,也不影响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没有签署劳动合同,如何证明在仲裁上班
在未签署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要证明在仲裁公司上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工资支付记录。银行工资流水明细能清晰显示工资发放主体、发放时间和金额等,若发放主体是该公司,可作为有力证据。
(二)工作证、服务证等证件。公司发放的用以证明员工身份的证件,上面若有公司名称、员工姓名、职务等信息,能直接证明劳动关系。
(三)考勤记录。如电子考勤记录、纸质签到表等,能反映员工在公司的出勤情况,证明其在公司工作。
(四)同事证言。与申请人在同一公司工作的同事,可出庭作证,证明申请人在公司上班的事实。
(五)公司业务相关证据。例如工作中使用的带有公司标识的文件、资料,参与公司业务的相关记录,如会议纪要、项目方案等,这些都能间接证明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六)缴纳记录。若公司为员工缴纳了社会保险,社保记录也可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三、公司不成立员工能够申请劳动仲裁吗
在试用期公司解除合同不成立的情况下,员工能够申请劳动仲裁。具体分析如下:
从法律规定看,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需符合法定情形,比如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等,且需提供相应证据。若公司解除合同不成立,即不符合法定解除条件或缺乏有效证据,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申请劳动仲裁,可提出多种诉求。一方面,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若员工希望回到原岗位继续工作,仲裁机构有可能支持该诉求,公司需恢复员工工作并支付相应工资待遇。另一方面,若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可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标准一般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员工应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公司解除合同的通知、自身工作表现的相关材料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丢失怎么仲裁,法律怎样规定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