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合飞律师4个月前 (03-03)普法百科5

一、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及法律标准主要如下:

(一)试用期期限限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二)试用期次数限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这避免用人单位反复以试用期为由侵害劳动者权益。

(三)试用期工资标准。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四)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这些规定旨在平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的稳定。

二、试用期没签合同犯法,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试用期没签合同属于违法行为,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即使是在试用期,用人单位也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此外,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从劳动者权益保护角度看,签订劳动合同能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保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等合法权益。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签合同,劳动者可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申请或向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两年合同试用期最多几个月,法律怎样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两年劳动合同试用期最多不得超过两个月。

具体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该条款对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时,必须严格遵守上述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若违反相关规定约定试用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329242.html

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