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劳动合同发生工伤该怎么办
一、没有签劳动合同发生工伤该怎么办
若未签劳动合同却发生工伤,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确定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维权至关重要。
其次,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提出申请。
再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伤残等级。
最后,根据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索赔。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各项工伤保险待遇。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协商赔偿不成,可通过或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二、工伤认定什么时候申请
工伤认定申请时间分不同主体。
对于单位而言,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对于特殊情况,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超过上述规定时间申请,可能面临无法被受理或影响权益保障的风险,所以要注意及时申请。
三、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伤能赔偿吗
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伤依然能获得赔偿。
首先,事实劳动关系存在是关键。虽未签合同,但劳动者可通过多种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确定劳动关系后,可进行工伤认定。
其次,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再者,劳动能力鉴定。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最后,依据鉴定结果索赔。赔偿项目包含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支付全部工伤保险待遇。所以,未签劳动合同不影响权益主张。
以上是关于没有签劳动合同发生工伤该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