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对外签订合同需要授权吗
公司对外签订合同不一定都需要授权,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在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义签订合同的情况下,一般无需额外授权;而其他人员代表公司签订合同,则通常需要获得相应授权。
法定代表人是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所以,当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对外签订合同时,这是其职权范围内的行为,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授权文件。因为法定代表人本身就具有代表公司进行各类民事活动的权利,其签字盖章的合同对公司具有拘束力。

对于公司的其他人员,如果要代表公司对外签订合同,就必须获得公司的授权。这种授权可以是书面的授权委托书,明确授权的范围、期限等内容。授权委托书是证明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重要文件,没有有效的授权,他人擅自以公司名义签订的合同,公司可能不承担该合同的法律后果。
在实践中,合同相对方为了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合同的有效性,通常会要求查看代表公司签订合同人员的授权文件。这是为了避免出现无权代理的情况,防止合同因主体资格问题而无效或者被撤销。例如,在一些大型的商业合作中,合同对方会仔细审查授权委托书的真实性、授权范围是否涵盖了所签订合同的内容等。
如果公司事后对没有授权的人员签订的合同进行了追认,那么该合同也会对公司产生效力。追认可以通过明示的方式,如书面确认、履行合同义务等。总之,公司对外签订合同是否需要授权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代表公司签订合同的人员身份以及具体情况来确定。
法律依据:《公司法》 第十三条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十一条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