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几年后离职有赔偿吗
工伤几年后离职是否能获得赔偿,是一个复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问题。以下将详细阐述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
一、工伤认定条件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意外伤害;
(3)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事故伤害。
二、工伤后离职影响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因工伤被评定为伤残等级的,或者被确认并发职业病的,其原工作单位和有关部门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在工伤认定后,职工在一定期限内是被保障劳动关系的。
三、工伤离职赔偿
1.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工伤赔偿:从工伤认定日起,工伤职工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这个期间,即使职工离职,也不会影响其工伤保险待遇的领取。 2.劳动关系解除后的工伤赔偿:如果工伤职工在劳动关系解除后提出工伤赔偿要求,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工伤已得到认定;
(2) 工伤导致的后果在劳动关系解除后才显现或者加重;
(3) 工伤职工提出工伤赔偿要求符合法定期限。
四、举证责任
在工伤离职后提出工伤赔偿要求时,工伤职工负有举证责任,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工伤与劳动关系解除后的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五、时效规定
工伤职工在劳动关系解除后,提出工伤赔偿申请的时效为一年,从其知道的或者应当知道的工伤与劳动关系解除后的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之日起计算。
工伤几年后离职是否有赔偿,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工伤职工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离职后工伤后果显现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提出赔偿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举证责任在于工伤职工,且有明确的时效规定。
如果有法律疑问可直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