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休假和公休假的区别
工休假和公休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休假是劳动者在工作一定年限后享有的带薪休假;公休假则是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
工休假,通常是指职工带薪年休假。这是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来确定的一种休假制度。职工连续工作满一定年限后,依法享有一定天数的带薪年假。其目的是为了保障职工的休息权利,使职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得到适当的放松和调整,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具体来说,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年休假 10 天;已满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公休假,主要包括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法定节假日是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休息日则是指劳动者在一周内享有的休息时间,一般为周六和周日。
总的来说,工休假和公休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性质不同:工休假是职工的一种福利,是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给予的带薪休假;公休假是国家规定的全体公民享有的休息时间。
2. 依据不同:工休假的依据是职工的工作年限;公休假的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
3. 目的不同:工休假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职工的休息权利,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公休假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的休息权利,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4. 假期长度和安排不同:工休假的假期长度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确定,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安排休假;公休假的假期长度和时间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公民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休息。
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