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3-16)普法百科5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如果求职者进入到单位是通过熟人牵线的,碍于情面关系,求职者或者用人单位只是简单地达成了口头用工协议合同,但这种口头合同对求职者是相当不利的,因为一旦日后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利益纠纷后,用人单位可以随意对待求职者,而求职者本人因无字据为证,只能承受可能发生的一切损失。为了保障个人的利益,求职者在正式进入到用人单位工作时,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定正式的用工合同,以便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在求职者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许多个人单位常常事先起草了一份劳动合同文本,在文本中约定的责、权、利明显对单位,正式签定合同时用人单位只需要求职者简单地签个字或者盖个章就可以了。但求职者仔细推敲合同后,发现条款表述不清、概念模糊,而切合同内容只约定求职者有哪些义务、要何遵守单位的各项制度,若有违反要承担怎样的责任等等,而关于求职者的权利,除了报酬外几乎一无所有。为稳妥起见,笔者建议求职者在正式签定劳动合同时,最好要求用人单位到劳动行政部门所属的劳动事务咨询事务所进行劳动合同文本鉴定为好。

3、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本意就是想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如果签定的合同本身就是违法的,那么求职者的权益照样得不到法律保护。为此,求职者一定要先确认自己签定的劳动合同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包括:用人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私营企业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权利与义务)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劳动政策,不得从事非法工作;此外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形式必须合法。

4、为了更好地用法律武器保障和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求职者在签定合同之前,最好应该认真学习和了解一些律和法规方面的知识,例如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和解除,劳动保护和保险,法律责任等,这样求职者在与用人单位起草劳动合同文本时,就能争取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权利和义务,或者一旦日后用人单位违反合同规定,求职者就可以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5、一份正式的合同应该条款齐全,日后双方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可以便于查证核实。为此,求职者在签订前一定要让单位负责人拿出合同原文,仔细审看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如名称、地点、时间、劳动规则、具体工作内容和标准、劳动报酬、合同期限、违约责任、解决争议方式、签名盖章等。如无异议,再当面同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以防某些单位负责人利用签字时间不同而在合同上动手脚。

6、如果求职者所进的单位主要从事一些对人身安全有较大威胁的行业时,求职者一定要向用人单位确认,遇到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处理。现在不少单位只知道要求职者为他们卖命,一旦求职者伤残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后,他们就毫不留情地一脚把求职者踢开,因此用人单位在起草合同时,为逃避承担的责任,要求职工工伤自理,或只是约定一些无关痛痒的条款,与国家法定的偿付标相关很远。

7、许多私营单位为了达到要挟、控制求职者的目的,常常在签定合同之前要求求职者先交纳一定的上岗抵押金,这样求职者一旦违反约定,其上岗抵押金就会被没收,而用人单位因此有了有恃无恐的把柄,求职者只好惟命是从。为此,求职者应该首先弄清单位收取抵押金的用意,另外可以私下向内部员工打听一下该单位的声誉,以权衡一下到底是否应该交纳抵押金。

8、最后求职者还应该了解一下其他的细节问题,例如当合同涉及数字时,一定要用大写汉字,以使单位无隙可乘;另外要注意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和附加条件(如、登记);合同至少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妥善保管;双方在签订时如有纠纷,应通过合法方式解决。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合飞律师网的。

合飞律师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其他问题##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13691.html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的相关文章

劳动者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项

劳动者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项 一、普通员工签订注意事项 1、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自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立书面劳动合同即可。否则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支付。自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双方已经形成。 2、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三种:固定期限的劳动合...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争议(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就成立工关系)

判断单位和员工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看员工是否在单位工作,公司自工之日起,跟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后,需要在一个月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签合同,员工可求双倍工资。 用人单位劳动者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是用人单位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自工之日起一个月...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劳动合同应当依法把握几个方面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劳动合同应当依法把握几个方面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劳动合同应当依法把握这几个主方面: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劳动合同时,是平等协商关系,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和协商条款内容都应当是双方协商一致的意见; 2、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第一个工作日之前以书面形式劳动...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本

法律解析: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一定必须本。 在很多情况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一定非要劳动者亲自去办理。根据具体情形,可以通过授权委托他代为办理相关手续。 如果劳动者因特殊原因无法亲自到场,比如患病、身在外地等情况,其可以通过书面授权方式,委托他代...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该怎么办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该怎么办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后,可通过下列程序解决: (1)双方协商解决。 (2)调解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也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调解。 (3)解决。双方不愿或无法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解决,可自...

如何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法律解析: 可以通过多种证据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劳动关系认定对于劳动者权益保护至关重。以下是一常见证明劳动关系存在方式和证据: 劳动合同是最直接证据。它明确规定了双方权利和义务,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资待...

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有编制吗

一、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有编制吗 签订劳动合同并不一定味着编制。编制通常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而设立的人员配置体系。 劳动合同只是确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一种书面协议。 如果您所在的单位是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且通过特定招录程序并明确告知您获得了编制,那么可能存在编...

哪些人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一、哪些人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以下几类员应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一)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包括用人单位新招录员工,只其具备劳动能力、达到法定就业年龄,且与用人单位建立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就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比如,企业招聘普通生产岗员工,从入职之日起就应签订劳动合同。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