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被公司骗签了空白劳动合同入职到离职工作一年多,能不能申请仲裁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3-14)普法百科5

一、被骗签了空白劳动合同入职到离职工作一年多,能不能申请

若贵司蓄意欺骗签订无具体内容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即便工作达一年之久后才发现这一问题,仍可争取自身权益。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应于建立劳动关系之时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

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应有义务真实完整地告知劳动者工作职责、环境、风险以及薪资待遇等信息。

如用人单位在此环节采取非法手段,劳动者有权要求认定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仲裁机构或者人民确认。

二、签了自愿还能不能仲裁

即使签署了自愿离职协议,仍有权申请维护自身权益。

在权益受损且尚未超过仲裁时效的情况下,劳动者可提起仲裁。

若已就离职补偿达成共识并明确放弃其他权利,则尽管可以申请仲裁,但结果未必符合预期。

然而,程序性权利依然存在,实体权利视作双方已达成一致,劳动者不得反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387371.html

被公司骗签了空白劳动合同入职到离职工作一年多,能不能申请仲裁的相关文章

入职到离职工作一年多,能不能申请仲裁

被骗签了空白劳动合同才知道,并且入职到离职工作一年多,能不能申请 若贵蓄意欺骗签订无具体内容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即便工作一年之久后才发现这问题,仍可争取自身权益。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应于建立劳动关系之时订书面合同,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 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应有义务真实完...

都是签了空白拆迁协议还有效吗(签了空白拆迁协议后怎么处理)

说起“空白协议”,很多被拆过的朋友脑海里定都有个画面。从形式上看,它实际上是份将重要协议条款留并需要拆迁人字的拆迁协议。 填写的内容通常是征收房屋土地的位置和面积;拆迁补偿金额;安置房的位置、面积、交付时间等,都是与补偿密切相关的重要条款。如果拆迁人字,书面约定的补偿条件可会...

空白劳动合同有效吗法律(空白劳动合同有效吗)

人们经常询问用人单位是否与他们了空白劳动合同。这样的劳动合同有效吗?空白劳动合同就等于没有劳动合同吗?不签劳动合同可以双倍资吗? 笔者认为所订的空白劳动合同有效。 《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

签了空白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签了空白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若了空白劳动合同,赔偿事宜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首先,若空白劳动合同被填写后与劳动者的真实意思表示符,且对劳动者权益造成损害,劳动者可主张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或者相近...

工签了空白劳动合同怎么办

、员工签了空白劳动合同怎么办 员工签了空白劳动合同,可采取以下措施: ()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在合同空白处补充完整相关内容,如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关键条款,之后再行字确认。时,留存好与用人单位沟通此事项的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邮件等。 (二)若用人单...

签了空白劳动合同该怎样赔偿

签了空白劳动合同该怎样赔偿 签空白劳动合同,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法权益。以下是相关赔偿及应对情况: (空白劳动合同视为未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之日起超过个月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资。支付双倍资的起算时间为用之日...

已经签了空白劳动合同怎么办

、已经签了空白劳动合同怎么办 签了空白劳动合同,可采取以下措施: ()及时要求用人单位补全合同内容。空白劳动合同存在极大风险,因为用人单位后续可会擅自填写对劳动利的条款。劳动者应主与用人单位沟通,明确要求其在理期限内将合同应有的条款,如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补充完整,并留存...

签了空白劳动合同该怎么赔偿

签了空白劳动合同该怎么赔偿 签了空白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主张赔偿及维护自身权益: ()搜集证据。劳动者应留存相关证明空白合同事实的证据,比如合同时的录音录像、在场证言、与用人单位沟通提及空白合同事宜的聊天记录或书面材料等。 (二)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者可向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