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期满离职需要提前告知吗
一、劳动合同期满离职需要提前告知吗
根据相关,当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之时,用人单位需提前至少30天向劳动者发出终止的通知。
若用人单位决定不再与劳动者继续签署新合同,则必须提前一个月予以明确告知劳动者,这一过程中无需支付待通知金,仅需支付相应的即可。
但若未按照上述要求提前一个月告知劳动者,用人单位不仅须承担赔偿责任,还需支付待通知金。
具体而言,以下几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在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其一个月工资后,依法:
(1)劳动者患有疾病或遭受工伤,在法定医疗期结束之后,已无法胜任原有的工作岗位,亦无法适应用人单位为其另行安排的其他工作;
(2)劳动者在工作中表现不佳,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然无法胜任现有工作;
(3)劳动合同签订时所依赖的客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难以继续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充分协商,双方均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条款达成共识。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和在法律上有什么区别
劳动合同及劳务合同两者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劳动合同所产生的法律效应不同,它为建立和确认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故而归属到的是律法规的管辖范围之内;相对而言,劳务合同则是形成和规范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基础,属于民法和经济法规的调整范畴。
在合th$同主体的要求上,劳动合同的双方必须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组成;
劳务合同的主体却可以是公民或法人,甚至是公民与法人的组合,因此,劳务合同对于主体并未提出特别的限制。
再者,合同主体在合同中的地位也是有所差异的。
在劳动合同签订之后,劳动者将成为用人单位的一部分,他们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从属性特征;相比之下,劳务合同的主体之间并不存在从属关系,双方始终保持着相互独立且平等的地位,各自以自身的名义来履行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
此外,合同的具体内容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劳动合同中,作为一方当事人的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劳动环境和劳动防护设备;
在劳务合同中,却无需对此进行明确规定。
最后,在确定报酬的原则方面,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需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数量、质量以及国家相关规定来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劳动福利待遇等,从而体现出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而在劳务合同中,劳务价格的支付则遵循等价有偿的原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