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是否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一、试用期是否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试用期是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具体阐释如下:
从法律规定来看,依据相关律法规,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从劳动关系本质而言,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为相互了解、考察而约定的一定期限。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已开始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也对劳动者进行管理并支付劳动报酬,双方已建立劳动关系,而劳动关系的存续是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所以试用期必然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从双方权益保障角度出发,将试用期纳入劳动合同期限,能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随意辞退劳动者且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也能促使用人单位在招聘和使用劳动者时更加谨慎和规范,维护正常的劳动秩序。
二、如何约定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
劳动合同中试用期的约定,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具体如下:
(一)试用期期限限制。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二)试用期次数限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若劳动者在同一单位调整或变更工作岗位,只要仍在原单位,就不得再次约定试用期。
(三)试用期工资保障。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标准。
(四)明确试用条件。用人单位应明确具体、可量化的录用条件,并在试用期届满前对劳动者进行考核评估,决定是否正式录用。
三、合同签了3年试用期是如何的
劳动合同签了3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依据。《》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二)试用期作用。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试用期是考察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条件的期间,在此期间可更全面了解劳动者的工作能力、职业道德等。对于劳动者来说,也是了解用人单位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等是否适合自己的阶段。
(三)试用期权益。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享有相应权益,如获得劳动报酬,且报酬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用人单位也需依法为试用期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等。
以上是关于试用期是否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