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劳动法旷工几天算自离
一、工厂劳动法旷工几天算自离
在我国劳动法及相关法规中,并未明确规定旷工几天算自动离职,具体天数通常由用人单位在合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予以规定。一般而言,常见的规定有旷工3天或者连续旷工15天等情况视为自动离职,但这并非统一标准。
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若员工旷工,会对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造成影响。因此,单位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民主程序制定规章制度,明确旷工多少天算自动离职,并向员工公示或告知。只要该规定不违反的强制性规定,就是有效的。
从员工角度,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按时出勤。若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勤,应提前请假并获得批准。若未经批准擅自旷工,达到单位规定的旷工天数,单位可按自动离职处理,且无需支付。
总之,旷工算自离的天数取决于用人单位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规定。
二、签了合同自离的后果
签了合同后自离,可能会产生以下后果:
一是承担违约责任。若中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自离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且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二是赔偿用人单位损失。劳动者自离若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比如因突然离职导致工作衔接不畅,生产停滞等,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三是影响职业声誉和再就业。自离这种行为在行业内可能会传播,新的用人单位在进行背景调查时得知该情况,可能会对劳动者的职业操守产生质疑,从而影响其再就业机会。
三、进厂签了合同能自离不
进厂签了合同一般不建议自离,但从法律角度有不同情形需要分析。
一方面,从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双方形成了受法律保护的。劳动者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其中就包括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的义务。根据相关法律,正式员工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员工应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如果劳动者未履行通知义务擅自离职,属于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行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比如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另一方面,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法定过错情形,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即使未提前通知也不构成违法。但建议劳动者仍通过合法途径解除劳动关系,以保障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工厂劳动法旷工几天算自离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