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给员工签劳动合同的赔付标准
一、未给员工签劳动合同的赔付标准
未给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赔付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即从第二个月起,每月支付双倍工资,直至满一年时止。
其二,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其三,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总之,未签订劳动合同给员工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需依法进行赔付,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上班三天没签劳动合同合法吗
不合法。根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应当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上班三天未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已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在一个月内补签劳动合同,并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若用人单位拒绝,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劳动者应保留好上班的相关证据,如考勤记录、工作邮件、聊天记录等,以便在维权时提供有力依据。在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权益可能面临一定风险,如工资拖欠、等问题。因此,劳动者应及时关注自身权益,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三、签过劳动合同被辞退有什么补偿吗
签过劳动合同被辞退是否有补偿,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用人单位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辞退劳动者,如劳动者在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等情形,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但若是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辞退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劳动者(即不符合上述规定而辞退),则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
以上是关于未给员工签劳动合同的赔付标准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