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劳动合同能判工伤吗
一、没有劳动合同能判工伤吗
没有劳动合同也有可能被判定为工伤。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是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即便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同样受律法规保护。可通过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来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例如,用人单位按月向劳动者银行账户发放工资的记录,能证明双方存在实际的雇佣关系。
二是工伤认定程序。在确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后,劳动者可按照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如医疗诊断证明、事故现场证言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核实,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三是特殊情况处理。若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能需先通过或诉讼程序确认劳动关系,再进行工伤认定。总之,没有劳动合同不必然导致无法认定工伤,关键在于能否证明事实劳动关系。
二、发生工伤只有劳务赔偿吗
发生工伤并非只有劳务赔偿。具体情况需根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赔偿途径:
一是劳动关系下的。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且被认定为工伤,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依法缴纳工伤保险的,大部分赔偿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此外,在某些情形下,用人单位还需承担额外的赔偿责任。
二是劳务关系下的赔偿。若双方是劳务关系,不属于工伤认定范畴,一般按照民事责任相关规定处理。提供劳务者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主要赔偿责任,但提供劳务者自身有过错的,可减轻接受劳务一方的责任。
因此,发生工伤后的赔偿不能一概而论,要准确判断双方关系,依法主张相应赔偿。
三、退休了有工伤还会有补偿么
退休后存在工伤能否获得补偿需分情况来看。
若退休前已认定工伤且完成劳动能力鉴定,按照规定享受了相应工伤待遇,退休后一般不会有新的工伤补偿。但工伤旧伤复发的情况除外,经确认属于工伤旧伤复发的,可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即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还可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等。
若退休后才发现之前工作期间存在工伤情况,需看是否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一般而言,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已超过时效,认定工伤存在困难,获得补偿也会受阻。若未超时效且能认定工伤,则可依法享受相应补偿。
以上是关于没有劳动合同能判工伤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