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到底保什么?断缴会影响买房落户吗?
每个月工资单上被扣掉的“五险一金”,总让人既熟悉又陌生,它到底包含哪些保障?断缴是否真的会影响买房、落户甚至子女教育?今天我们从法律和实务角度,带你看透五险一金的“隐藏价值”。
一、拆解五险一金:你的基础保障体系
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一金则是住房公积金,这六项构成了我国劳动者的基础社会保障体系,法律强制要求单位必须缴纳(《社会保险法》第58条、《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5条)。
1、养老保险:累计缴满15年,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待遇越好。
2、医疗保险:报销门诊/住院费用,部分地区缴满年限可享终身医保(如上海需15年)。
3、失业保险:非本人意愿失业时,可申领最长24个月的失业金,并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4、工伤保险:覆盖工伤医疗、伤残补助等,单位全额承担费用。
5、生育保险:报销产检、分娩费用,发放产假津贴(单位平均工资为基数)。
6、住房公积金:个人与单位按5%-12%比例缴纳,可用于购房贷款(利率比商贷低1-2%)或租房提取。
二、断缴的“蝴蝶效应”:买房落户可能被卡
五险一金不仅是保障,更是城市生活的“通行证”,以北京为例:
购房资格:非京籍需连续5年社保或个税记录,断缴1个月即重新计算。
积分落户:社保缴纳年限是核心指标,断缴直接影响积分。
子女入学:部分城市要求父母社保连续缴纳1-3年。
医保停用:断缴次月无法报销,补缴后仍有3-6个月等待期。
更关键的是,单位未足额缴纳五险一金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向社保局(12333)或公积金管理中心(12329)投诉,要求补缴并追责(《劳动合同法》第38条)。
**三、实务建议:如何守护你的权益
1、入职时确认缴费基数:要求单位按实际工资缴纳,而非最低基数(常见避雷点)。
2、换工作无缝衔接:尽量在15日前入职新单位,确保社保不断档。
3、灵活就业补缺口:离职期间可申请以灵活就业身份缴纳养老、医疗保险。
4、异地转移需谨慎:养老/医保年限可跨省转移,但部分城市落户不认异地社保。
**相关法条索引
- 《社会保险法》第10、23、44、53条(五险覆盖范围)
-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20条(强制缴存规定)
- 《劳动合同法》第72条(社保缴纳义务)
五险一金是劳动者对抗风险的“防护网”,更是扎根城市的“隐形门槛”。与其抱怨扣费多,不如主动掌握规则——核对缴费记录、留存劳动合同、定期查询公积金账户。你的社保权益,是法律赋予的底线保障,更是未来生活的底气。
五险一金到底保什么?断缴会影响买房落户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