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到底保什么?每月工资扣的钱去哪儿了?
“每月工资到账就‘缩水’,五险一金到底扣了啥?”这是许多职场新人甚至工作多年的“打工人”都会有的困惑。五险一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医疗、养老、失业等基础权益,但大多数人对其具体内容仍一知半解,今天我们就来彻底拆解它的“真面目”。
一、五险一金的“身份档案”:五险是哪五险?一金是什么金?
五险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而一金则是住房公积金,这六项保障由企业与个人共同缴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仅企业承担),共同构成劳动者的“基础保障网”(见表1)。
项目 | 企业缴费比例(参考) | 个人缴费比例(参考) | 核心功能 |
养老保险 | 16% | 8% | 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 |
医疗保险 | 8%-10% | 2% | 门诊/住院报销,个人账户余额 |
失业保险 | 0.5%-1% | 0.5% | 非自愿失业时领取补助 |
工伤保险 | 0.2%-1.9% | 0% | 工伤治疗、伤残补助 |
生育保险 | 0.8%-1% | 0% | 产假工资、生育医疗报销 |
住房公积金 | 5%-12% | 5%-12% | 购房贷款、租房提取等 |
注:具体比例可能因地区政策调整,以当地人社部门公示为准。
二、别让“隐形福利”变“隐形损失”:这些权益必须懂!
1、养老保险:累计缴满15年是关键
缴费年限直接影响退休金高低,多地已开放社保转移接续,跨省就业者需及时办理账户合并,避免“零散缴费”影响未来待遇。
2、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私房钱”
个人账户资金可用于药店购药或门诊自费部分,但统筹账户才是大病报销的核心,部分地区已试点“家庭共济”,个人账户余额可给家人使用。
3、失业保险:主动辞职不能领!
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如裁员、合同到期不续签)且缴满1年才可申请,最长领取24个月,期间医保由国家代缴。
4、生育保险:男性职工也有用!
男性参保人可享受陪产假津贴,若配偶无工作,可用男方生育保险报销部分产检费用。
三、律师建议:如何守护自己的五险一金权益?
1、入职必查: 确认企业是否按实际工资基数缴纳(非最低基数),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或社保官网查询缴费明细。
2、离职不断缴: 灵活就业者可申请以个人身份续缴养老和医疗险,避免医保断缴影响报销。
3、维权途径: 若企业未足额缴纳,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46条)。
**相关法条参考:
《社会保险法》第10条:职工应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5条:单位录用职工,应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认定为工伤。
从看病报销到买房贷款,从生育津贴到退休金,五险一金贯穿了职场人一生的重大节点,与其抱怨每月扣款,不如主动了解规则,用好这份“强制储蓄”。企业合规缴费是法定义务,维权不是“找麻烦”,而是对自身未来的负责,下次发工资时,不妨打开账单仔细看看——你的每一分钱,都该花得明明白白!
(本文数据更新至2023年9月,政策变动请以官方最新文件为准。)
五险一金到底保什么?每月工资扣的钱去哪儿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