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每月工资被扣的五险一金,到底保障了你的哪些权益?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2-28)普法百科12

每个月发工资时,看到工资条上"五险一金"的扣款明细,很多职场新人都会满脸问号——这些钱到底用在哪了?今天我们就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为你揭开这组"神秘数字"的面纱。

每月工资被扣的五险一金,到底保障了你的哪些权益?

一、**五险一金的全景图

五险一金其实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的统称,这六项保障中,前五项属于社会保险的强制缴纳范畴,住房公积金则由《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范。

养老保险:每月缴纳工资的8%(单位缴20%),累计缴满15年,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2023年新规实施后,跨省流动人员的缴费年限可累计计算。

医疗保险:个人缴2%+单位缴10%,不仅包含日常门诊报销,更涵盖重大疾病保障,重点提醒:停缴后次月即无法刷卡就医,但个人账户余额可继续使用。

失业保险:个人0.5%+单位0.5%,非主动离职且缴满1年可申领,2023年起,多地实施"失业金直通车"制度,通过手机APP即可在线申领。

工伤保险:单位全额缴纳(0.2%-1.9%不等),工作中或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可申请认定,特别注意:工伤认定需在30日内提出申请。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约0.8%),覆盖产前检查、分娩费用及生育津贴,男性职工缴纳后,配偶无工作时也可享受部分待遇。

住房公积金:个人与单位各缴5%-12%,可用于购房贷款(利率比商贷低1.5%左右)、租房提取等,2023年新政允许公积金异地还贷。

二、**职场人必知的4个关键点

1、缴费基数陷阱:很多企业按最低基数缴费,实际应以本人上年度月均工资为准(含奖金、津贴),如遇此情况,可向社保稽核部门投诉。

2、断缴的连锁反应:医保停缴超过3个月,不仅看病无法报销,部分地区还会清零连续缴费年限,影响大病保险待遇。

3、异地转移攻略:养老保险可全额转移,医保仅转个人账户,失业险需在参保地申领,建议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在线办理。

4、维权黄金期:发现单位未足额缴纳,劳动监察投诉时效为2年,仲裁时效为1年,超期可能丧失胜诉权。

三、**专家建议

1、定期核对缴费明细(通过支付宝-市民中心或当地人社APP)

2、保存工资凭证(银行流水、工资条等作为维权证据)

3、离职空窗期可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续缴医保养老

4、购房前12个月切勿断缴公积金,否则影响贷款额度

四、**核心法律依据

1、《社会保险法》第58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办理社保登记

2、《劳动合同法》第38条:未依法缴纳社保,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3、《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20条:单位逾期不缴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五险一金不是简单的工资扣除项,而是覆盖人生各个阶段的"保护伞"。从看病报销到退休养老,从购房置业到失业保障,每个职场人都应该像管理银行账户一样,定期关注自己的社保账户,特别提醒年轻职场人:不要为多拿几百元现金而同意企业"折现"社保,这会直接损害你的长期权益,规范缴纳社保既是企业的法定义务,更是你对抗未来风险的坚实盾牌。

每月工资被扣的五险一金,到底保障了你的哪些权益?,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313364.html

每月工资被扣的五险一金,到底保障了你的哪些权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