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说要全款买房?这到底是威胁还是套路?
“你现在欠款这么多,要是不还,我们就要去你家全款买房了!”乍一听,是不是吓得心跳都漏了一拍?脑子里瞬间闪过一堆疑问:网贷逾期真的会导致别人来“全款买房”吗?他们到底有没有这个权力?这到底是吓唬人,还是法律真的允许这么做?
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说法——“网贷逾期说要全款买房”到底是什么意思。
“全款买房”是真实威胁,还是心理施压?
咱们得明确一点:任何一家正规的网贷平台,都没有权力直接“全款买下”你的房子。这种说法,99%是催收人员为了施加心理压力,故意夸大其词、制造恐慌的手段。
他们说的“全款买房”,往往不是字面意思,而是想表达:“你不还钱,我们就走法律程序,查封你的房产,拍卖变现来抵债。”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变相执行财产”的恐吓话术,目的是让你尽快还款。
但这里有个关键前提:只有法院判决后,且你名下确实有可供执行的房产,才可能进入拍卖程序。拍卖的钱也不是“全款归他们”,而是按照法律顺序清偿债务,剩下的还得还给你。
什么情况下,房子真的会被“动”?
我们得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房子能不能被执行,不取决于你逾期多久,而取决于三个核心要素:
是否被起诉并判决生效?
网贷平台必须先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开庭、判决,你败诉且未履行,才会进入强制执行阶段。房产是否属于“唯一住房”?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在一定条件下是不能被强制执行的,除非这套房明显超出基本居住需求(比如豪宅),或者你同意以房抵债。房产是否有抵押或共有人?
如果房子是你和配偶共有的,或者有银行按揭贷款,执行起来就更复杂,法院必须保障其他共有人的合法权益。
“全款买房”这种说法,本质上是混淆视听,他们不是要当“购房者”,而是想通过司法拍卖“变现还债”。
逾期后,真正该担心的是什么?
比起“全款买房”这种虚头巴脑的威胁,你更该关注的是:
- 征信受损:逾期记录会上报征信系统,影响未来贷款、信用卡申请,甚至找工作。
- 催收骚扰:虽然不能暴力催收,但电话、短信轰炸确实让人头疼。
- 被起诉风险:金额较大且长期不还,平台完全可能走法律程序。
- 资产被查封:一旦进入执行阶段,银行账户、微信、支付宝都可能被冻结。
真正的风险,从来不是“他们来买房”,而是你失去了对财务的掌控权。
面对催收,如何理智应对?
如果你已经逾期,别慌,也别被吓住,记住以下几点:
- 核实身份:确认对方是否是正规催收,有没有授权。
- 保留证据:通话录音、短信截图都要保存,防止被骚扰或威胁。
- 积极沟通:可以协商分期、延期,很多平台愿意谈,毕竟他们也不想走到诉讼那一步。
- 寻求帮助:如果压力太大,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或债务协商机构。
✅ 建议参考:
如果你收到“全款买房”这类威胁,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恐慌,而是冷静判断。
先查清楚自己是否被起诉,房产是否涉及抵押,再评估实际风险。不要因为一句恐吓就乱了阵脚,更不要因此去借新还旧,陷入更深的债务泥潭。
建议尽快制定还款计划,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用理性对抗焦虑,才是走出困境的正道。
📚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
唯一住房”能否执行的规定:如果房屋明显超出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法院可以执行。《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
明确禁止催收机构使用“恐吓、威胁、侮辱”等不当方式催收。
“网贷逾期说要全款买房”这句话,听着吓人,实则大多是情绪施压的套路话术。法律从不允许任何人“强行买房”,但也不保护恶意逃废债的行为。
关键在于,你要分清哪些是威胁,哪些是真实风险。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恐惧支配,做出错误选择。
面对债务,坦诚沟通、理性应对,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你不怕面对问题,问题才不敢吞噬你。
原创声明:本文由法律与生活观察者独家撰写,内容结合实务案例与法律条文,旨在帮助大众理性看待网贷逾期问题,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网贷逾期说要全款买房?这到底是威胁还是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