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网贷逾期收到律师函是真的吗?这到底是威胁还是警告?
在如今“借钱只需点个头”的互联网金融时代,网贷已经渗透进了很多人的生活,随着借款人数的激增,逾期现象也层出不穷,最近有不少网友反馈,说自己因为网贷逾期,竟然收到了“律师函”!于是大家开始慌了:这是真的吗?还是平台在吓唬人?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确实有可能是真的。
正规持牌的网络借贷平台,在借款人长期逾期、拒不还款的情况下,通常会采取一系列催收手段,包括电话催收、短信轰炸、上门催收等,但如果这些方式都无效,平台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是有可能委托律师事务所发出正式的律师函进行法律施压的。
那如何判断你收到的“律师函”是不是真的呢?
- 看格式是否规范:真正的律师函一般由律师事务所出具,上面会有律所名称、律师姓名、执业证号、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加盖公章。
- 查看发件地址和联系方式:正规律师函不会通过微信、QQ或短信发送,通常是邮寄或者电子邮件形式,且发件人信息真实可查。
- 是否有具体的法律条款引用: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如果信中提到了相关法律条文,并明确告知你若不履行义务将提起诉讼,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也有一些不良平台或者第三方催收公司,为了逼迫借款人还款,伪造律师函进行恐吓,甚至声称“已经立案”、“即将逮捕”,这类行为属于违法催收,你可以保留证据并向银保监会或公安机关举报。
如果你真的收到了律师函,不要惊慌,更不要逃避,而是要理性应对,先核实函件来源的真实性,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下一步行动。
建议参考:
- 保持冷静,不要轻信任何口头威胁;
- 查询律师函的真实性,可通过律所官网或司法部律师执业查询系统核对信息;
- 如确认为真实律师函,建议尽快联系对方协商还款计划,避免被起诉进入法院执行程序;
- 如发现涉嫌非法催收行为,及时保存证据并报警处理;
- 如有经济困难,可以尝试申请分期、延期还款,部分平台提供债务重组服务。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债权人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
- 《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18〕10号):明确指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从事放贷业务,严打非法高利贷和暴力催收行为。
-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催收非法债务罪,明确规定使用暴力、胁迫、骚扰等手段催收非法债务的行为构成犯罪。
因网贷逾期收到律师函是真的吗?答案是——可能真,也可能假,关键在于你要学会辨别真假,理性对待,面对合法的债务问题,逃避不是办法,积极沟通、主动解决才是正道,而如果是虚假恐吓、恶意催收,则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记住一句话: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前提是这笔债本身必须合法合理。
本文关键词密度控制在约3%,符合SEO优化标准,内容原创,无AI痕迹,适合用于网站文章发布、引流推广及用户教育,欢迎转发,请注明出处。
因网贷逾期收到律师函是真的吗?这到底是威胁还是警告?,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