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网贷逾期被爆通讯录,真的合法吗?我们该怎么办?
突然接到一堆陌生电话,对方张口就叫你“兄弟”、“老铁”,说你朋友欠钱不还,催你帮忙联系甚至施压还钱?更离谱的是,你根本不知道朋友什么时候借了网贷,现在却因为他的逾期,你的名字莫名其妙出现在催收名单里——通讯录被爆了,这事儿听起来像电影桥段,但现实中每天都在发生,咱们就来聊一个扎心又现实的话题:朋友网贷逾期被爆通讯录,到底是谁的错?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
先说结论:爆通讯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无论你朋友欠了多少钱,催收方都没有权利随意泄露、传播、骚扰第三方联系人,可为什么这种情况屡禁不止?根源在于一些网贷平台或第三方催收公司打着“提醒联系人协助还款”的幌子,实则进行心理施压,甚至恐吓、辱骂,目的只有一个:用最短时间逼迫借款人屈服。
但问题来了,他们怎么拿到通讯录的?答案很简单——授权陷阱,很多人在申请网贷时,为了快速通过审核,会勾选“允许访问通讯录”“授权联系紧急联系人”等选项。你以为只是走个流程,实际上等于把身边人的隐私拱手相让。一旦逾期,这些数据立刻被用于“人海战术”式催收,从父母、同事到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全都被卷入这场债务风暴。
更让人心寒的是,被爆通讯录的人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有人接到电话被骂“欠钱不还的帮凶”,有人被发来伪造的“法院传票”图片,还有人因频繁骚扰导致工作受影响、家庭关系紧张。你没借钱,却要替别人背锅,这种“连坐式”催收,已经严重越界。
那是不是只能忍气吞声?当然不是。法律早就划了红线。
遇到这种情况,建议你这样做:
- 立即保留证据:所有骚扰电话、短信、微信记录都要截图或录音保存,这是日后维权的关键。
- 明确告知对方你非债务人:可以直接说:“我不是借款人,也未提供担保,你们的行为已涉嫌侵犯隐私,请立即停止骚扰。”
- 向平台投诉:如果是正规网贷平台,可通过客服渠道投诉催收行为,要求其约束第三方催收。
- 向监管部门举报:拨打银保监会热线12378,或通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进行投诉。
- 必要时报警或提起诉讼:若骚扰持续、内容恶劣,可依据《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提起侵权诉讼,要求停止侵害、赔偿精神损失。
沉默只会助长嚣张气焰,勇敢维权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包括姓名、电话号码、通讯录等,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行业规范)明确规定:催收不得骚扰无关第三方,不得泄露借款人及联系人信息。
小编总结:
朋友网贷逾期,不该成为你生活的噩梦。通讯录不是催收工具箱,亲情友情更不该被金钱绑架。面对“爆通讯录”这种灰色甚至违法的催收手段,我们既要保持清醒,也要敢于说“不”。你的沉默,是对侵权的纵容;你的行动,才是对尊严的捍卫。
也提醒每一个人:借钱需谨慎,授权更需三思。别让一时的便利,换来长久的麻烦,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也别让身边人因你而陷入无妄之灾。法律从不站在骚扰者那边,它永远为清醒、勇敢的人撑腰。
这世界已经够难了,别让不该承担的债,压垮了本该安稳的生活。
朋友网贷逾期被爆通讯录,真的合法吗?我们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