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险一金个人交多少?每月工资到底被扣了多少钱?
你有没有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看着工资条上那一串“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心里直犯嘀咕:我到底被扣了多少钱?这些“三险一金”个人到底要交多少?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问题,让你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工资都去哪了。
咱们先搞明白一个概念:“三险一金”其实是大家日常的俗称,它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这三项社会保险,加上住房公积金,注意哦,现在国家推行的是“五险一金”,也就是在这“三险”基础上还加了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但这两项个人是不缴费的,所以咱们今天重点聊的是个人要掏腰包的“三险一金”。
那具体交多少呢?这可不是一个固定数字,而是和你的缴费基数以及所在城市的政策挂钩,就是按你工资的一定比例来扣,但这个“工资”不是你实际拿回家的数字,而是社保部门核定的“缴费基数”。
我们来逐项拆解:
养老保险:个人缴纳比例一般是8%,这是所有项目中占比最高的一项,也是你未来退休金的重要来源,举个例子,如果你的缴费基数是1万元,那每月个人要交800元。
医疗保险:个人缴纳比例通常是2%,有些城市可能还会加上几元的大病统筹,但金额很小,继续以上面的例子,1万基数,个人交200元。
失业保险:这一项比例最低,一般为3%左右,很多地方甚至更低,比如北京是0.5%,上海是0.5%,但总体金额不大,按1万算,大概30元。
住房公积金:这个最灵活,个人和单位缴纳比例对等,通常在5%到12%之间,由单位自主选择,比如你公司选的是10%,那你每月交1000元,单位也给你交1000元,这2000元全进你的公积金账户,可以用来买房、租房、还贷。
我们来算一笔账:
假设你在一线城市,月缴费基数为1万元,公积金比例为10%,那么你每月个人要交:
- 养老保险:800元
- 医疗保险:200元
- 失业保险:30元
- 住房公积金:1000元
合计:2030元
也就是说,你每月工资条上会直接扣除2030元进入“三险一金”账户,这笔钱虽然当月看不到,但它在默默为你未来的医疗、养老、住房提供保障。
这里要特别提醒一点:缴费基数不是你的实际工资,而是有上下限的,每个城市每年会公布社保缴费基数的“封顶线”和“保底线”,比如你的工资是3万元,但当地社保上限是2万元,那最多按2万来算;反之,工资5000,但最低基数是6000,那就按6000交。
真正决定你交多少的,是“基数+比例”,而不是单纯的工资数字。
📌 建议参考:
如果你刚入职或换城市工作,一定要主动问清HR:公司的社保和公积金缴纳基数是多少?比例是多少?是否按实际工资缴纳?有些公司为了节省成本,会按最低基数交,这看似到手工资多一点,但长远来看,会影响你的公积金贷款额度、退休金计算,甚至医保报销比例。别贪小便宜吃大亏。
公积金是“强制储蓄+单位补贴”,交得越多,福利越大,如果你买房压力大,不妨和公司沟通,争取按高比例缴纳,这笔钱,真的是“今天存一分,明天用十分”。
📚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第二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各地人社局每年发布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通知》也具有实际执行效力。
“三险一金个人交多少”,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关乎你未来生活质量的重要财务安排。别再忽视工资条上的这些项目了——它们不是“被扣的钱”,而是你为自己搭建的“安全网”。
养老保险保你老有所依,医疗保险护你病有所医,失业保险给你缓冲期,住房公积金助你安居乐业。
了解清楚自己交了多少、怎么交的,才能真正掌握财务主动权。
今天的每一分缴纳,都是未来的一份底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