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债务> 正文内容

村民自治法和村民组织法(村民自治法最新版本)

合飞律师6个月前 (01-14)金融债务45

[子正昌]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自治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和工作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有效的。在推进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完善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的法律规范体系,强化法治供给,是提高基层治理效率的必要举措。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加强村委会建设、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的变化,村委会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也发生了变化,现行法律已不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时代。目前,《村委会组织法》正在修订中。修订过程中,要细化条款设计,充分发挥依法治国对有效治理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促进村民自治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党的领导统筹推进乡镇管理和村民自治

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有利于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障。在农村基层治理中,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村级党组织和作为村民自治执行主体的村委会,属于两种不同的组织体系。从党的组织体系来看,乡镇党委与村级党组织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就行政管理体制而言,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是一种指导、指导的关系。加强党的领导,实现管理与自治的有效协调,重点是正确处理“两委”关系。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规定,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推动成员交叉聘任村“两委”班子。实践证明,交叉预约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不必要的程序约束,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优化村“两委”组织架构,实现村“两委”成员交叉聘任,是加强领导、实现乡镇管理与村民自治有效衔接、协同治理的有效举措。建议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纳入交叉任职的规定,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交叉担任村民自治组织成员或议事机制负责人的范围和比例适当扩大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下属委员会。同时,必须以立法形式建立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保障村民自治权利。

优化自治组织,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

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设立关系到基层民主建设、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根据村民的居住条件和人口数量,按照有利于群众自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设立村民委员会。

实践中,村民委员会作为一个自治单位,设立在一个或多个自然村。其设立、撤销和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村委会的设立会综合考虑管理成本、户数、土地面积、历史习惯等因素。

此次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出细化涉及村民利益的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条件,优化自治组织、创新自治机制,为探索和推进自治组织本土化提供规范空间。实现“微自治”。以户数较多的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一级自治单位,其成员也以交叉聘任的形式在基层党组织中担任职务。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到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两个层面,推进基层直接民主。

注重系统思维,加强乡村治理标准体系建设

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的规范体系包括党的基层工作规则、地方政府组织法、村委会组织法等。村委会组织法的修改,应当提供与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土地管理法、党的基层组织规则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系统衔接的程序机制。

同时,修改村委会组织法和完善村民自治规范体系,要强化法治提供能力,发挥不同类型规范的协调和融合作用,协调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工作规则、法律规范和乡规民约、民事公约。理顺主体关系,形成规范合力,全面支持村民自治,提高自治效率,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王勇,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98438.html

村民自治法和村民组织法(村民自治法最新版本)的相关文章

村民自治法和村民组织法(民法村民自治法)

记者黄世钊 为加强乡规划建设管理,改善乡人居环境,促进乡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广西出台地方性规,规范乡规划建设管理。11月28日下午,自治区第十三届全国人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明年5月1日起施行。村民...

村民自治组织法全文(村民自治组织法最新版)

《中华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8修正)》第二十四条规定下列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后处理:(一)本村享受工伤补贴的人员及补贴标准;(二)集体经济收入的使用情况;(三)公益事业设置、筹资、用工计划施工承包计划;(四)土地承包经营方案;(五)集体经济项目立项及承包方案...

中华人村民自治组织法全文内容(中华人村民自治组织法全文解读)_重复

(1999年9月26日山西省第九届人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2018年11月30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 山西省人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5号) 《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已于2018年11月30日经山西省第十三届...

村民自治组织法什么时候颁发的(村民自治组织法什么时候颁发的规)_重复

中华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2010年12月修订2018年3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民组织法实施细则全文(村民组织法实施细则最新)_重复

目录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二章委会的职责 第三章委会选举 第四章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第五章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自治,依办理村民自己的事,发展农基层主,维护村民的合权益,根据宪,制定本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村民组织法全称是什么意思(村民组织法全称是什么呢)_重复

近日,2022年第8期发表题为《半月谈》的文章指出:在基层理需求下,干部“专业化”“行政化”改革持续推进。 半月潭记者近日走访多地基层发现,组织治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普遍得到缓解。但一些干部心态发生了变化,不觉地戴上了“官帽”,情感与利益的联系“上下摇摆”。确保基层理有效性带来风险。...

中华人村民自治法全文(中华人村民自治法内容)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行使自治权,依办理村民自己的事情,发展农基层主,促进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建设,根据宪,制定本法。文明。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我教育、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主选举、主决策、主管理、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处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

中华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最新版(中华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时间)

振兴战略是时代“三农”工作的总体着力点。全面乡振兴是乡振兴战略的方向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乡全面振兴,突出重点、补齐短板、补短板,实现乡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全面进步、农全面进步。完全发达了。” “五大振兴”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