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工伤认定能赔偿吗
对于有了工伤认定是否能赔偿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只要经过工伤认定,职工便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
赔偿范围
工伤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费用
工伤职工产生的合理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包括医疗、诊断、治疗、康复、护工等费用。
2、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工伤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后,按照伤残等级和工伤保险标准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3、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持有伤残证者在终止劳动关系后,可获得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4、生活费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治疗期间,由企业按照原工资待遇支付生活费。
5、精神损害赔偿
工伤职工伤情严重、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精神损害赔偿。
赔偿程序
获得工伤赔偿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天内向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
2、调查取证
用人单位收到申请后,应立即展开调查取证,并向工伤认定机构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机构将根据调查材料进行评审,并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4、提出赔偿申请
职工在获得工伤认定后,可向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提出赔偿申请。
5、赔偿支付
用人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按时支付工伤赔偿。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伤害都属于工伤。只有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并与工作内容有一定联系的伤害才认定为工伤。工伤赔偿的具体金额根据伤残等级、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等因素确定。
如有法律疑问可直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