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赔偿有后妈的事吗
对于工伤死亡赔偿是否有“后妈”的事,答案是肯定的。工伤死亡赔偿制度中确实存在一些规定,可能会导致某些家属无法或只能部分获得赔偿。
1. 与死者无固定劳动关系
工伤死亡赔偿的前提是死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如果死者与用人单位仅是劳务关系、合作关系等,则不能认定为工伤,家属也就无法获得工伤赔偿。例如,死者是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的派遣工,在工作中死亡的,则其家属无法获得工伤赔偿。
2. 法定赔偿对象缺失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死亡赔偿的对象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如果死者生前没有这些法定赔偿对象,则工伤赔偿金将被一次性支付给死者其他生前尽主要赡养义务的人。在实践中,如果死者没有法定赔偿对象,且无其他尽主要赡养义务的人,则工伤赔偿金可能无法发放。
3. 再婚影响赔偿
如果工伤死亡职工再婚后死亡,其再婚配偶是否能获得工伤赔偿金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再婚配偶属于工伤死亡职工的“其他生前尽主要赡养义务的人”,有权获得赔偿金;也有观点认为,再婚配偶不属于法定赔偿对象,不能获得赔偿金。不同的观点可能会导致再婚配偶无法或只能部分获得赔偿。
4. 缺乏有效证据
工伤死亡赔偿的认定需要充足的证据。如果家属无法提供死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死者因工死亡的证据等,则可能会影响工伤赔偿的申请和认定。例如,死者生前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其他书面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则家属可能难以获得工伤赔偿。
5. 劳动合同解除
如果死者生前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在其死亡前劳动合同被解除,则死者家属可能只能获得一次性工伤补助金,无法获得全部的工伤赔偿金。需要注意的是,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如果死者因原有的工伤致残或疾病死亡的,其家属仍有权获得工伤赔偿金。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本站在线律师问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