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后还能赔偿吗
当遭遇工伤后,职工获得工伤赔偿是保障自身权益的必要保障。许多人对于是否能在工伤认定后还能获得赔偿存在疑问。本文将对工伤认定后是否还能获得赔偿的问题进行详细解析。
一、认定后追加赔偿
在工伤认定后,如果发现原有的赔偿不足以弥补工伤职工所遭受的损失,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追加赔偿。职工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损失大于原有赔偿金额,例如医疗费用增加、误工费提高等。
二、超期申报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在遭受工伤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向相关部门申报工伤认定。如果超过时限申报,一般情况下将无法获得工伤赔偿。如果职工有正当理由导致超期申报,例如因伤势严重无法及时申报等,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延期处理。
三、违规操作赔偿
工伤认定后,如果职工被认定负有违规操作的过错,其工伤赔偿金额可能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对于违规操作程度较轻的,赔偿金额会酌情降低;对于违规操作程度较重的,可能不予赔偿。
四、司法途径赔偿
如果职工对工伤认定结果或赔偿金额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职工需要收集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并聘请律师代理诉讼。
五、特殊情况赔偿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工伤职工已经获得工伤认定,但仍可能获得额外的赔偿。例如,如果工伤职工因工伤致残,导致丧失劳动能力,可以申请伤残津贴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果工伤职工因工伤导致死亡,其家属可以申请抚恤金。
工伤认定后是否还能赔偿取决于具体情况。职工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时咨询有关部门或聘请律师,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如果有法律疑问可直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