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多久可以去告没签劳动合作
在工作中,与未签订劳动是不少劳动者会面临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权益保障,也涉及到法律的规定和。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辞职之后多久可以去告公司没签劳动合同呢?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一、辞职多久可以去告没签劳动合同
一般来说,劳动者辞职后申请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差额,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但从实践角度和证据留存的便利性考虑,建议尽早主张。因为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证据的缺失或模糊,增加维权的难度。
根据《》第二十七条规定,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所以,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持续到劳动者的,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差额的仲裁时效自离职之日起计算一年。
二、未签劳动合同的计算方式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计算方式是按照劳动者的月工资标准来确定的。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计算二倍工资的起止时间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
比如,劳动者于 2023 年 1 月 1 日入职,用人单位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二倍工资的支付期间为 2023 年 2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假设劳动者月工资为 5000 元,那么用人单位应支付的二倍工资差额为 55000 元(5000 元/月×11 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当按照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应得工资计算,包括或者以及、津贴和补贴等性收入。
三、收集未签劳动合同的证据方法
要成功维护自己的权益,收集相关证据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收集未签劳动合同证据的方法:
1. 保留工作相关的文件和资料,如工作安排表、工作成果报告、工作邮件等,这些可以证明您在该单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
2. 保存工资发放记录,如工资条、转账记录等,能证明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资支付情况。
3. 收集工作证、门禁卡、工作服等能够证明您在该单位工作的物证。
4. 与用人单位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的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通话等,注意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收集。
5. 找同事证人,证明您在该单位工作以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但证人证言的证明力相对较弱,最好能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总之,劳动者在面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时,要注意及时收集和保存证据,为维护自己的做好充分准备。
以上就是关于辞职多久可以去告没签劳动合同以及相关问题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但需要提醒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