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延迟发放怎么赔偿
工资是劳动者应得的报酬,按时足额发放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当用人单位延迟发放工资时,劳动者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赔偿。
一、工资延迟发放怎么赔偿?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以货币形式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若用人单位延迟发放工资,需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为应付工资乘以延迟支付的天数,再乘以每天1/100的迟延利息。
二、工资延迟发放导致损失怎么赔偿?
若工资延迟发放导致劳动者产生损失,如信用受损、经济困难等,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主张赔偿。赔偿的范围包括实际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确定。
三、拖欠工资不发怎么解决?
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不发,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
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及时支付工资;
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