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劳动合同的继承和变更之间的联系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3-16)普法百科3

劳动合同的继承和变更之间的联系

继承属于变更的一种情形。

1、区分劳动合同约定变更和法定变更

劳动合同的法定变更容易理解,主要规定在《》第三十五条,强调协议一致变更和变更的书面形式,后最高院《关于审理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十一条,进一步认可了实际履行的变更方式。

而劳动合同约定变更主要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一定条件,当条件成就时享有变更权的一方有权变更劳动合同。约定变更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项条款,其实质是将劳动合同的变更作为合同的履行来操作,进而规避法定变更的刚性要求。

实务中,劳动合同变更比较普遍,尤其是调薪变地点尤为常见,而这类变更如果严格按照法定变更程序,一方面会约束用人单位灵活用人机制,降低单位人员竞争力;同时也造成变更程序繁杂、文书冗繁,不利于单位员工的管理。而将劳动合同变更事项提前规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一方在变更权,则能规避法定变更,提升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增强单位人员竞争力。

2、劳动合同约定变更“三原则”

劳动合同约定变更并非无所顾忌,也并非单位任意妄为的变更,约定变更条款的效力受到一定的限制,笔者将其归纳为约定变更三原则,即事前原则、分拆原则和合理原则。

事前原则强调事前约定,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之初,即对可能出现的变更事项,如岗位、劳动报酬、工作地点、职级、权限、福利等内容预测,并设计合理的变更条件,如设定薪随岗变的原则,约定岗位工资因岗位的变动而增减。同时注意约定变更的方式,可以将约定变更项目作为劳动合同的一个条款,也可以单独订立协议,作为劳动合同附件或者形成规章制度并在劳动合同中确定规章制度指引性条款。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约定方式。

拆分原则是对约定变更条款内容的规定,涉及岗位期限的拆分、劳动报酬结构的拆分、工作地点的细分。拆分原则将在岗位变更、薪酬变和地点变更中做出详细解释,此处不再赘言。

合理合法原则要求单位约定变更的合理性。《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了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这些情形对于劳动合同约定变更同样适用,劳动合同的约定变更应当限制在合法合理的框架内,否则会因无效而导致一定的法律责任。

3、劳动合同约定变更与岗位调整

岗位调整是劳动合同变更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岗位调整采用分拆原则,即将劳动合同期限分拆为若干岗位期限,岗位期满后实行竞聘上岗制度,竞聘上的续订岗位或者提拔调岗,未能竞聘上的,调整岗位,重新订立岗位协议。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王和A订立了一份三年期劳动合同,并附属订立一年期岗位协议,岗位为部门主管,并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岗位合同期满后参与竞聘上岗,根据竞聘结果重新订立岗位协议。一年岗位期满后,小王业绩优良,得以按照原岗位重新订立一年期岗位协议;如一年岗位期满后,小王业绩不良,公司按照竞聘制度,将与小王重新订立岗位协议,岗位调整为部门副主管。

实行单独的岗位协议,重在将岗位调整变更为岗位协议的期满续订,从而规避了岗位的法定变更条件;实行竞聘上岗制度,是岗位协议续订的依据,也是单位建立内部竞争激励的关键,保证了单位人员能上能下,避免了用工机制的僵化。

4、劳动合同约定变更与薪酬调整

拆分原则在薪酬调整中体现尤为明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薪酬结构的拆分,对薪酬结构合理设计,可以采用增加浮动薪酬比例,增强薪酬的激励性;加重长期薪酬项目,稳定职工,降低职工流失率;采用薪酬福利化,增强单位薪酬的可控性。二是订立薪随岗变原则,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薪酬构成中的岗位工资随岗位变动而变动,岗位提升则薪酬增加,岗地降低则薪酬减少。

举例来说,薪酬可以设计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级工资+工资+单位补贴,第一项为固定数,一般不能轻易变动;岗位工资适用薪随岗变原则,按照不同岗位核定;职级工资和员工内部级别挂钩,可以分为若干层次的级别;绩效工资依据绩效考核结果而定,属于浮动工资项目;单位补贴是单位在法定补贴之外的特殊补贴,其数额、发放群体、发放时间均由单位自主决定,属于单位的可控项目。

5、劳动合同约定变更与工作地点调整

工作地点约定变更的设计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1、工作地点的范围核定。

工作地点范围的核定在实务中容易被误解,有的HR为了实现便利变动工作地点,将工作地点范围定的很大,如工作地点约定为中国,但单位的作为地方性公司,经营范围仅限于,这种约定就明显不合理,最终或部门会以实际履行原则确定工作地点。工作地点的核定应根据员工的岗位性质、公司的经营范围核定,如甲为集团公司,小张为集团公司经理,经营范围覆盖全中国,那么其工作地点定位中国就具有合理性;

2、工作地点调整的合理性。

工作地点严格来说是一个点而非一个面,但这个点也应当有一个合理的调整范围,用人单位在约定时可以规定在某个范围调整的自主权。如同一个楼层的调整、同一个商业区的调整均属于合理调整;

3、不增加员工负担或补偿员工变动支出。

如单位工作地点调整并约定对员工因工作调整造成的交通、住宿开支增加由单位负担,则单位的地点调整不能造成员工的损失,也具备了合理性的要件,构成合法调整。采用变动补贴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员工对工作地点变动的对抗情绪,避免劳资双方纠纷的发生。

在劳动合同中我们很多时候都需要了解相关知识,不能仅仅劳动忘记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在继承和变更中我们都有相关的知识讲解,他们之间的联系就是在继承中可能会关系到劳动主体的变更,所以在继承的同事也就有了变更,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以上就是合飞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在网上找到的相关知识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了解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网进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13300.html

劳动合同的继承和变更之间的联系的相关文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继承顺序冲突以哪个为准(遗嘱继承和遗赠继承顺序冲突以哪个为准确)

如果遗嘱继承与遗嘱继承的顺序发生冲突,一般以遗嘱继承的顺序为准。《中华人民共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遗嘱继承、遗赠继承必须优先于法定继承顺序。如果既有遗嘱又有遗产赡养协议,则应按照协议继承遗产。 1、遗嘱继承与遗产继承发生冲突时,应以哪一种为准? 遗嘱继承与遗产继承的顺序发生冲突,...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效力一样吗(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效力区别)

遗产原本是死者留给亲戚礼物,却不料却成为亲戚之间矛盾根源。继承问题是每个家庭都可能遇到问题。近年来,继承诉讼案件逐渐增多。那么继承诉讼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2021年8月,老张因突发心脏病当场死亡。老张留下了三个儿子,张甲、张乙、张乙,均已成年。老张去世后,张家三兄弟争夺老张留下两套房子。...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哪个优先(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区别)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是处理遗嘱最常见两种方式。顾名思义,遗嘱继承是指根据死者生前所订立具有法律效力遗嘱,由指定特定继承人对遗产进行继承;而法定继承是指遗产由指定的继承继承,当死者尚未处分遗产时,将按照法律规定由特定范围的继承继承。 根据规定,如果第一顺序继承配偶、子女、父母尚在世,则...

请求增加抚养费诉讼是变更之诉吗(请求增加抚养费诉讼是变更之诉吗为什么)

介绍: 要求增加子女抚养费诉讼属于修改诉讼。如果子女抚养费因客观情况发生化,您可以要求增加。要求增加子女抚养费诉讼程序是当事人提出申诉。法院审查通过后,通知当事人后立案开庭。庭审作出判决。要求增加子女抚养费诉讼属于修改诉讼。如果子女抚养费因客观情况发生化,您可以要求增加。要求增加子女抚养...

继承和离婚适用什么法律?继承和离婚适用何法

继承和离婚适用什么法律?继承和离婚适用何法

关于继承和离婚适用法律规定,需要结具体情况来确定,对于遗产继承的法律适用,如果被继承人有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死亡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则按照最有利于被继承原则来确定,而对于婚姻关系的解除,如双方在中国境内结婚并有一方定居国外,则适用中国法律,具体法律规定会依据案件具体情况而有所不...

已经解除关系的继子女怎么继承(已经解除关系的继子女能继承吗)

高纪平与陈丽娟于1984年结婚。婚前陈丽娟育有一子小陈。婚后,陈丽娟、小陈与高平住在一起。小陈9岁时,高陈丽娟意离婚。离婚协议中约定,小陈由陈丽娟抚养,高平不再担子女抚养费。几年后,高平与赵芳再婚,并生下女儿小赵。 2016年5月,高平因病去世,父母先于他去世。高平去世后,赵芳...

怎样确定子女的继承权(怎么确定子女的继承权)

子女继承确定主要看子女与父母之间是否形成了扶养关,只有形成了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才享有继承权。(1)父母对未成年的继子女屡行了抚养义务:子女受父母经济上供养:子女受父母生活上抚养、教育;(2)父母对已成年但限制行为能力或无行为能力的继子女履行了抚养义务;等等。 怎样确定...

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一样吗(公证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哪个为先)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民法典中没公证过遗嘱怎么申请法定继承,自己写遗嘱有效期是多久问题带来帮助。 民法典中没公证过遗嘱怎么申请法定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