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带薪休假的规定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法带薪休假的规定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带薪休假有如下规定:
(一)年休假
1.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2.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3.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二)其他带薪休假
1. 婚丧假:职工本人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1 - 3天的婚丧假。
2. 产假: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二、与劳动合同法的一样吗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不一样。
从立法目的看,劳动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等;劳动合同法重点在于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从调整范围看,劳动法调整的范围更广,涵盖了劳动就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等诸多方面;而劳动合同法主要聚焦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与劳动合同相关的内容。
从法律效力层级看,二者都属于法律层级,但各自在劳动法律体系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规范领域。
三、举报不签劳动合同有奖励吗
在我国,举报公司不签劳动合同通常没有专门的法定奖励。
但是,劳动者有权要求公司就未签劳动合同的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如果劳动者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进行调查处理,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违法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主要是从维护劳动者权益和督促企业依法经营的角度出发,而非以给予举报者奖励为目的。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法带薪休假的规定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