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假是带薪休假吗,能扣除绩效工资吗(婚假是带薪休假吗多少天)
1、我国《民法典》《民法典》规定,男子不得早于22岁,女子不得早于20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男性年满25周岁、女性年满23周岁初婚才算晚婚。达到晚婚年龄的夫妇,可在法定婚假三天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周婚假,共十天(一次性连续享受,遇国家法定节假日顺延,包括双休日)。双方都可以享受,一方也可以享受。额外一周的婚假。工资和奖金将照常支付。使用。逾期育儿假的工资和奖金照常发放,奖金数额由受聘人所在单位确定,但奖金数额不得低于同期同类人员平均奖金。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职工高龄生育的,男用人单位给予7天哺乳假,女用人单位额外给予30天产假。如果不能增加产假,她将获得一个月的底薪或实得工资作为奖励。生育保险制度实施后参保的,按照保险规定办理。晚婚晚育期间,仍发工资,其他福利与国家规定的婚假、产假相同。
二、婚假工资如何计算
婚假、旅游假期间,工资照常发放,即带薪休假。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享受规定的最长3天婚假外,晚婚者还可额外奖励7天婚假。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规定,婚假期间工资按照以下原则确定: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照岗位(职位)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中规定的雇员的情况。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规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照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没有约定的,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可以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工资。谈判的结果应该是工资集体协议。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约定的,假期工资计算基数按照劳动者所在岗位(岗位)正常月工资的70%确定。
三、婚假的法律规定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到晚育可以延长婚假:“第二十五条公民晚婚晚育的,可以享受延长婚假、生育假或者其他待遇的奖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63号)未提及婚假天数。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980]老总新)字29号有比较明确的规定,《通知》仍然适用,所以一般情况下,婚假是1-3天,如果在外地工作,可以按照婚假的规定额外给予出差假。原劳动部1959年6月1日发布(59)中劳信字67号通知,规定企业单位职工在三个工作日内申请婚丧假的,仍发工资。该办法试行以来,有单位和职工反映,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同一地点工作,职工直系亲属去世后,职工需出城照顾。葬礼。由于没有出差假,给员工带来了一些实际困难。经研究,现就员工办理婚丧假、旅游假问题通知如下:(一)员工结婚或者员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报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1至3天婚丧假。(二)职工结婚且双方不在同一地点工作的;职工直系亲属异地去世,职工本人需前往外地奔丧的,可根据路程远近额外给予出差假。(3)在批准的婚丧假、旅游假期间,员工工资照常发放。旅途中所有交通运输费用由员工自行承担。(四)上述规定自本通知下发当月起执行。”——国家劳动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1980年2月20日[1980]劳动工资第29号)相关提示:(59)中老工资67号指的是《对企业单位工人职员在加班加点、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间工资待遇的意见》,其中“2.关于事假期间,《工资福利》下有这样一段文字:“为了照顾我国的旧习惯,无论工人或雇员是否在三个工作日内休婚丧假,其工资仍将带薪(不包含在上述第2项所述的事假内);超过三个工作日的,工作日超过天数的,不再支付工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