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扣了其他银行卡的钱?这操作合法吗?我差点懵了…
某天突然收到短信,银行卡里的钱莫名其妙少了几百甚至上千块,一查才发现——居然是某个早就逾期的网贷平台“顺手”从你另一张卡里扣走了?!
别急着骂人,也别慌着报警,先坐下来喝口水,听我这个干了十几年金融法律的老律师,给你掰扯清楚这事儿到底咋回事。
咱得搞明白一个核心问题:网贷平台到底有没有权利直接从你名下的其他银行卡里扣钱?
答案很明确:看情况!合法不合法,关键就在这四个字——“授权”!
如果你当初签借款合同时,白纸黑字写明了“同意平台在逾期后有权从本人名下任一银行卡中划扣款项”,而且你还点了“确认”,那不好意思,人家扣钱是合规操作,哪怕这张卡你都快忘了密码了,它也能扣。
但!如果压根没让你看过协议,或者协议里根本没提这事,只是藏在一堆乱七八糟的小字里,甚至连个勾选框都没有,那你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一句:“这不是授权,这是偷袭!”
很多人以为自己只是欠了几千块,平台不至于这么干,但现实很残酷——有些平台专门靠这种“隐性扣款”赚服务费、催收费,甚至把你的账户当成提款机。
更气人的是,有些平台还会把你其他卡里的钱全扫一遍,连你老婆的工资卡都不放过(前提是绑定了同一身份信息),这时候你才发现,原来所谓的“个人隐私保护”在资本面前,有时候真的挺脆弱。
📌建议参考:遇到这种情况,先别慌,冷静三步走:
- 查合同!找到当初借款时签署的电子协议,重点看“自动扣款”“资金划转”“授权范围”这些关键词;
- 打客服!不是骂人,而是录音+书面留证,问清楚扣款逻辑、依据条款、是否可退;
- 投诉+举报!如果对方无法提供合法授权依据,直接向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征信中心、12368法院热线同步反映,保留证据就是你反击的最大武器!
记住一句话:欠债要还,但不能任人宰割。合法债务我们认,非法操作必须追到底!
📘相关法条参考(划重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96条:格式条款提供方应采取合理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的规定。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第17条:金融机构不得未经同意收集、使用、提供消费者金融信息。
👉 这些法律不是摆设,是你维权时最硬的底气!
📝小编总结:这年头借钱容易还钱难,但比还钱更难的是搞清楚——谁在偷偷动你的钱?凭什么动?有没有经过你点头?
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稀里糊涂就被“合法收割”。
别再当沉默的大多数,学会用法律说话,才能守住自己的钱包尊严。
下一次看到“扣款通知”,别光想着骂平台,先问问自己:我签的那份协议,真的读懂了吗?
——一个不愿看到你被欺负的律师朋友
网贷逾期扣了其他银行卡的钱?这操作合法吗?!我差点懵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