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可以劳动仲裁吗
一、劳动合同可以劳动仲裁吗
劳动合同相关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等过程中发生争议,例如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未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违法等情况,劳动者都可以向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法定途径,它具有专业性、高效性等特点。不过,在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遵循相关的程序规定,如在规定的时效内提出申请,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支持自己的诉求。
二、合同丢失可以劳动仲裁吗
合同丢失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虽然合同丢失,但可以通过其他证据来证明的存在。例如,工资支付凭证,像工资条、银行工资流水明细;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只要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以及与劳动仲裁请求相关的事实,劳动仲裁委员会就应当受理案件。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如果用人单位掌握着劳动合同文本,仲裁机构可能会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提供,可能会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三、复印的合同能劳动仲裁吗
复印的合同可以用于劳动仲裁,但存在一定条件限制。
(一)证据效力方面
1. 如果有其他证据能与复印合同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那么复印合同在劳动仲裁中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使用。例如,有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证据与复印合同中的关键内容相匹配,就可以加强复印合同的证明力。
2. 如果能证明原件由对方掌握,且对方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根据证据规则,仲裁庭可以认定复印件的效力等同于原件。
(二)证明风险方面
复印合同相对原件来说,存在容易被篡改、伪造的风险,其证明力在没有其他辅助证据时可能会受到质疑。所以,虽然复印合同能用于劳动仲裁,但为了提高仲裁胜诉的可能性,尽量收集合同原件或者更多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和权益争议相关的证据。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可以劳动仲裁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