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能提前几天结束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能提前几天结束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结束劳动合同,分以下不同情形: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随时,这种情况只要双方就解除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即可,不受时间限制。
(二)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通知需明确表达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且书面通知应留存相关送达证据。
(三)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过错情形时,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例如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
总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及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二、单位扣押劳动合同是不是违法的
单位扣押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具体分析如下:
从法律规定来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对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劳动者而言,劳动合同是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比如在涉及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方面权益受到侵害时,劳动者需要依据劳动合同的具体条款来主张权利。
从单位角度,其也不能通过扣押劳动合同来限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或达到其他不当目的。若单位扣押劳动合同,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限期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总之,单位扣押劳动合同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若遇到此类情况,可依法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和劳动合同法的区别在哪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立法目的。劳动法旨在全面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就业等;劳动合同法主要是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等行为,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调整范围。劳动法调整范围更广,涵盖劳动就业、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等诸多方面;劳动合同法聚焦于劳动合同相关问题,是对劳动法中劳动合同部分的细化和补充。
(三)适用主体。劳动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劳动合同法在适用主体上与劳动法基本一致,但在一些具体规定上可能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
(四)法律责任。劳动法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规定了较为宽泛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则更侧重于对违反劳动合同相关规定行为的责任界定和惩处。
以上是关于劳动者能提前几天结束劳动合同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