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顺延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顺延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劳动合同顺延的法定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确保其在未明确健康状况前,得以延续。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对于工伤劳动者,应给予相应的保护和保障,顺延劳动合同是合理且必要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劳动者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内,需要休息和治疗,顺延劳动合同可使其安心养病。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这是对女职工特殊生理时期的保护,保障其在期间的合法权益。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这种情况下顺延劳动合同,体现了对老员工的关怀和保障其就业权益。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普通的劳动合同劳动局有备案吗
普通的劳动合同,劳动局(现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常不一定有备案。具体情况分以下两点阐述:
一方面,劳动合同备案并非法定的强制性程序。在我国律法规中,并未强制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将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劳动合同只要是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内容符合规定,签订后即对双方产生法律效力。
另一方面,部分地区或行业出于管理需要,可能会要求用人单位进行劳动合同备案。比如,某些地区为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监管,规范劳动用工秩序,会要求用人单位在一定期限内将签订的劳动合同报送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但这种备案主要是起到管理和监督作用,不影响劳动合同本身的效力。
总之,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无需备案,但在特定地区或行业可能存在备案要求,具体应参照当地规定。
三、不能裁员的有什么人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以下几类人员在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裁员: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因为此时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尚未明确,需要保障其权益。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这是对工伤劳动者的合理保护,他们因工作受伤,应得到相应保障。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劳动者在医疗期内需要治疗和恢复,单位不能在此期间将其裁掉。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这是对女职工特殊时期的保护,保障其生育权益。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此类员工为单位长期服务,且临近退休,单位应予以适当照顾。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顺延的法定情形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