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和合同诈骗区别在哪里
一、合同违约和合同诈骗区别在哪里
合同违约和合同诈骗存在以下区别:
1. 主观目的不同。合同违约中,违约方一般没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可能是因为自身履行能力不足、疏忽大意等原因导致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而合同诈骗的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通过欺骗手段订立合同来骗取对方财物。
2. 行为手段不同。合同违约主要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如延迟交货、未按质量要求提供货物等。合同诈骗则是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如虚构项目、伪造资质等,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签订合同。
3. 法律后果不同。合同违约承担的是民事责任,主要是违约方对另一方进行赔偿损失、继续履行合同等。合同诈骗是一种犯罪行为,行为人除了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外,还会面临刑事处罚,包括、等。
二、如何界定合同诈骗和违约金的比例
合同诈骗与违约金比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合同诈骗的界定
1. 主观方面
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故意。如果在签订合同时就有骗取对方财物后据为己有的想法,这是合同诈骗的重要主观特征。
2. 客观方面
存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例如,虚构自己的履约能力,如谎称自己有足够的资金或生产能力来履行合同,而实际上根本没有;或者隐瞒自己根本不打算履行合同的真相。
骗取的财物数额较大。不同地区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一般会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二)违约金比例的界定
1. 约定优先
如果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违约金比例,只要该比例不违反的强制性规定,一般按照约定执行。
2. 法定限制
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违约金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确定。一般来说,违约金不应过高,如果过高,违约方可以请求人民或者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如果违约金过低,守约方也可以请求适当增加。
三、合同诈骗和违约哪个严重一些怎么判刑
合同诈骗和违约是性质不同的两种情况。
合同诈骗属于刑事犯罪,其严重程度往往更高。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一种犯罪行为。量刑方面,会根据诈骗数额的大小、犯罪情节的轻重等来判定。如果诈骗数额较大的,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
而违约属于民事行为,是指违反合同约定义务的行为。通常涉及的是民事赔偿责任,违约方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不涉及刑事处罚。
以上是关于合同违约和合同诈骗区别在哪里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