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还不上,真的会被起诉坐牢吗?
近年来,随着网贷平台的普及,不少人因资金周转问题选择线上借贷,但若因收入不稳或意外情况导致网贷逾期还不上,究竟会面临哪些后果?是单纯的催收骚扰,还是可能涉及法律责任?今天我们从法律和现实角度,为你揭开真相。
**一、网贷逾期的直接后果
1、征信记录受损,影响未来贷款
无论是银行还是正规持牌网贷平台,一旦逾期超过宽限期(通常3-7天),逾期记录会上传至央行征信系统。不良征信记录将保留5年,直接影响房贷、车贷甚至求职、子女教育等。
2、催收电话轰炸,生活备受干扰
逾期初期,平台会通过短信、电话提醒还款,若持续未还,可能委托第三方催收公司介入。部分催收人员会采取“爆通讯录”、威胁上门等手段,导致借款人社交关系破裂,心理压力剧增。
3、高额罚息和违约金
网贷合同通常约定逾期后按日收取罚息(普遍在0.05%-0.1%),外加违约金(剩余本金的1%-5%)。利滚利下,债务可能翻倍增长,甚至远超本金。
**二、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1、民事诉讼:被起诉后强制执行
若逾期金额较大(一般超5000元)、时间较长(超3个月),平台可能向法院起诉。败诉后若仍不履行还款义务,法院可冻结银行卡、划扣工资,甚至拍卖名下财产(如房产、车辆)。
2、刑事责任:涉嫌诈骗需警惕
根据《刑法》第193条,若借款时提供虚假资料、隐瞒还款能力,或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借贷,可能被认定为“贷款诈骗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但普通逾期不涉及此罪,无需恐慌“坐牢”。
3、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法院判决后拒不还款,可能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老赖),限制高消费(如坐飞机、高铁)、禁止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社会活动全面受限。
**三、应对建议:主动协商是关键
1、优先联系平台协商还款方案
逾期后不要失联,主动说明困难并提供证明(如失业、疾病),申请延期还款或分期减免利息,正规平台通常愿意协商,避免诉讼成本。
2、开源节流,制定还款优先级
梳理所有债务,优先偿还上征信、利率高的网贷;减少非必要开支,通过兼职增加收入。避免“以贷养贷”,防止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3、保留证据,警惕违法催收
若遭遇暴力催收(如恐吓、泄露隐私),保留录音、截图等证据,向银保监会(12378)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投诉,必要时报警处理。
**相关法条参考
《民法典》第676条:借款人未按期还款,需支付逾期利息。
《刑法》第313条:对法院判决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6条:催收不得骚扰无关人员,不得使用恐吓、侮辱言辞。
网贷逾期绝非小事,但也不必过度恐慌。核心在于积极面对、主动沟通,避免因逃避导致问题恶化,法律既保护债权人,也约束非法催收行为,若债务超出承受范围,可寻求专业法律援助或通过个人破产制度(试点地区)寻求救济。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永远是“。
网贷逾期还不上,真的会被起诉坐牢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