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后工资怎么算?打工人必看的收入明细解析!
每个月发工资时,你是不是盯着银行卡到账的数字一脸懵?“说好的月薪1万,怎么到手才8000多?”税后工资和税前工资差距大,主要因为扣除了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今天就用大白话拆解:税后工资到底怎么算?
**税后工资的“减法公式”
税后工资的计算逻辑很简单:税后工资=税前工资-五险一金个人部分-个人所得税,但具体扣多少,得看你的工资基数、社保缴纳比例和个税税率。
1、五险一金扣多少?
- 养老保险:个人缴纳8%
- 医疗保险:2%
- 失业保险:0.5%(部分地区如北京)
- 公积金:5%-12%(按公司比例)
- 假设月薪1万,按最低比例算:
10000×(8%+2%+0.5%+5%)=1550元
2、个税怎么扣?
扣除五险一金和5000元免征额后,剩余部分按阶梯税率计算。
- 月薪1万,五险一金扣1550元,应纳税所得额=10000-1550-5000=3450元
- 3450元对应税率3%,个税=3450×3%=103.5元
最终到手:10000-1550-103.5=8346.5元
**快速算清工资的3个技巧
1、核对工资条:HR发的工资明细会列明五险一金和个税金额,重点看缴费基数是否合规(如公积金是否按实际工资缴纳)。
2、用个税计算器:直接在“个人所得税”APP输入工资数据,自动生成结果。
3、咨询公司人事:若发现到手工资异常,可要求HR提供详细计算流程,企业有义务解释工资构成。
**相关法条依据
1、《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即月均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保费。
3、《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税后工资的计算看似复杂,但核心就是“先扣社保公积金,再算个税”,想避免被“坑”,一定要:
确认缴费基数(是否按实际工资缴纳);
关注税率跳档(年终奖或高收入月份可能触发更高税率);
保存工资条(发生纠纷时可作为维权证据)。
合法合规的扣款是义务,但不明不白的“缩水”一定要追查到底! 如果你对工资计算还有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