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火灾时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很多人第一步就错了!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某天深夜,家里突然冒出浓烟,警报声划破寂静,你第一反应会是什么?是立刻冲进厨房找灭火器?还是慌乱中打开窗户透气?又或者第一反应是抓起手机拍视频发朋友圈?
别笑,这些都不是开玩笑。现实中,每年都有太多人因为火灾时的错误应对,错过了黄金逃生时间,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咱们不讲大道理,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告诉你——发生火灾时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 发生火灾时,冷静比什么都重要
火灾中最致命的不是火,而是慌乱。
当浓烟开始弥漫,人的本能是尖叫、奔跑、寻找亲人……但这些行为,往往会让你陷入更大的危险。正确的第一步,是“冷静判断”,别急着冲,先快速判断火源位置、烟雾方向、逃生路线是否安全。
浓烟比火焰更致命,火灾中90%以上的死亡是因吸入有毒烟气导致窒息,所以一旦发现起火,第一时间应判断——能不能灭?能不能逃?
✅ 正确做法三步走:报警、防烟、逃生
第一步:立即报警,越快越好
不要心存侥幸!有人觉得“火不大,自己能扑灭”,结果耽误了报警时间。正确的做法是:发现火灾,第一时间拨打119,哪怕只是小火苗。
报警时要清晰说明:
- 地址(精确到门牌号)
- 火势情况(有无人员被困)
- 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
- 自己的联系方式
别挂电话,等消防员先挂。他们可能会在电话里指导你临时应对措施。
第二步:防烟优先,低姿捂鼻
火灾中,烟往上走,贴近地面的空气最干净。所以逃生时一定要弯腰或匍匐前进,用湿毛巾、衣物捂住口鼻(没有水也比没有强)。
切记:不要乘坐电梯!电梯在火灾中极易断电或成为“烟囱”,把你困在半空。必须走楼梯!
如果门把手发烫,说明门外火势已大,不要开门!用湿布堵住门缝,防止烟气进入,在窗口用明显物品(如手电、鲜艳衣物)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第三步:果断逃生,不贪财物
火灾逃生的黄金时间只有30秒到2分钟。很多人因为回去拿手机、证件、钱包,错过了最佳逃生时机。
生命比任何东西都贵重。一旦决定逃,就别回头,哪怕只穿了睡衣,也要第一时间冲出去。
🛑 哪些“常识”其实是误区?
- “开窗通风能散烟”→ 错!开窗会加速空气对流,让火势更猛,相当于给火“加油”。
- “躲进卫生间最安全”→ 不一定!如果卫生间没有窗户,容易被困,且多数卫生间门是塑料材质,不防火。
- “跳楼逃生”→ 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绝对不要跳!3楼以上跳楼生还率极低。
📌 建议参考:家庭防火“三件套”必须配齐
- 烟雾报警器:安装在卧室、走廊,能提前10分钟预警。
- 灭火器:家中常备干粉灭火器,学会使用方法(提、拔、握、压)。
- 防烟面罩:每人一个,关键时刻能多活15分钟。
每月做一次家庭消防演练,让孩子也知道怎么逃生,安全不是运气,而是准备。
📚 相关法条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包括在火灾发生时不及时报警、阻碍报警等行为)
法律明确:报警是义务,不是选择。
发生火灾时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不是逞英雄,不是找手机,更不是等“火自己灭”。
是冷静判断、迅速报警、防烟逃生、不贪财物。
我们无法预测灾难何时降临,但我们可以提前准备。一次正确的应对,可能就救下一家人。
别等到警报响起才后悔没学。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家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因为安全,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火场无小事,每一步都关乎生死。
发生火灾时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很多人第一步就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