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头拖欠工资怎么办?手把手教你写一份讨薪起诉书
“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包工头却赖账不给钱,农民工该怎么维权?” 这是许多工友面临的现实困境,面对拖欠工资,起诉书是法律维权的重要武器,但如何写出一份既能被法院受理、又能清晰表达诉求的起诉书?我们就从专业法律角度,一步步拆解关键要点。
一、起诉书的“核心骨架”:这5个部分缺一不可
一份有效的起诉书必须逻辑清晰、证据充分,重点围绕“事实+诉求”展开,具体结构如下:
1、原告与被告信息
原告:写明农民工的姓名、身份证号、住址和联系方式。
被告:包工头(自然人)的姓名、身份证号、住址;如果包工头挂靠公司,需同时列明公司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地址。
注意:若被告信息不全,可申请法院协助调取,但需在起诉书中注明“待补充”。
2、诉讼请求
明确金额:如“判令被告支付拖欠工资XX元”;若存在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可追加“双倍工资差额XX元”。
利息与违约金: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可要求按银行同期利率计算利息。
3、事实与理由
关键时间点:何时入职、工作内容、约定工资标准、拖欠金额及时间。
证据链支撑:如工资欠条、微信聊天记录、考勤表、工友证言等,需在文中明确提及“证据清单”。
4、管辖法院
- 一般选择被告住所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工地所在地)的基层法院。
5、落款签名与日期
- 手写签名并按手印,确保法律效力。
示例模板片段:
> “原告于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期间,在XX工地从事瓦工工作,约定日薪300元,累计被拖欠工资8.7万元,期间多次索要未果,被告以‘工程款未结’为由推诿(附微信聊天截图、工友王某证言)……”
二、农民工必看:写起诉书的3大禁忌
1、情绪化表述
- 避免“黑心老板”“丧尽天良”等主观词汇,用客观事实代替情绪宣泄。
2、证据模糊
- 仅写“拖欠工资”不够,必须列明具体金额、计算方式及证据来源。
3、诉求不合法
- 例如要求“精神损失费”通常不被支持,诉求需严格依据《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建议参考:起诉前的3项准备
1、收集证据:保留工牌、考勤记录、工资条、通话录音等,证据越详细,胜诉概率越高。
2、申请法律援助: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或向当地工会寻求帮助。
3、先发“律师函”:部分包工头收到正式函件后会主动和解,可降低诉讼成本。
**相关法条依据
1、《劳动合同法》第30条:用人单位不得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2、《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16条:工程款未结清的,建设单位需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
3、《民事诉讼法》第121条:起诉书应包含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理由等。
面对包工头欠薪,起诉书不仅是法律文书,更是农民工尊严的捍卫书,写起诉书时务必做到“事实清晰、诉求明确、证据扎实”,避免因细节疏漏延误维权。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主动出击才能拿回血汗钱!
最后提醒:如果包工头已失联或转移财产,可同步申请财产保全,避免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农民工兄弟的每一分钱,都值得被法律守护!
原创声明为结合实务经验原创撰写,转载请注明出处,如需起诉书模板或进一步咨询,可私信联系作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