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合同被拖欠工资,农民工如何依法讨薪?
“干了三个月活,老板一分钱没给,连合同都没有,这钱还能要回来吗?”这是许多农民工兄弟面临的真实困境,在建筑、装修等行业中,口头约定代替书面合同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旦遭遇欠薪,农民工往往陷入“无凭无据”的焦虑。但法律早已为劳动者筑起防线——没有书面合同,不等于失去维权资格。
一、没有合同≠无法维权!法律明确保障农民工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这意味着即便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只要存在实际用工(如考勤记录、工作沟通记录、工资发放流水等),法律就认可劳动关系的存在。
2020年实施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更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招用的农民工书面约定工资支付标准、时间等内容”,若企业违规不签合同,农民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用人单位将面临最高10万元罚款。
**二、四步破解“无合同讨薪”难题
1、收集“隐形证据”锁定劳动关系
工友证言:至少两名同事的书面证明,说明工作内容、时长及欠薪情况。
工作痕迹:工牌、考勤表、工作群聊天记录、工程验收单等。
资金往来:即便通过现金支付,可调取老板出具的欠条或录音记录。
*案例参考*:2023年杭州某工地农民工凭微信工作群记录和工友证言,成功追回欠薪12万元。
2、向劳动监察大队实名投诉
拨打12333热线或现场提交证据材料,劳动部门有权责令企业7日内支付工资。据统计,2022年全国劳动监察机构为农民工追讨工资达87.6亿元。
3、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仲裁时效为欠薪发生之日起1年内。
4、申请法律援助降低维权成本
全国司法行政机关设有“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可免费获得律师指导,北京、上海等地更推出“在线证据保全平台”,帮助固化电子证据。
**建议参考:农民工维权行动清单
1、立即收集工服、考勤记录等实物证据并拍照备份。
2、与包工头/项目经理沟通时全程录音,明确欠薪金额与时间。
3、在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提交“欠薪线索”,3个工作日内必有响应。
4、优先选择劳动监察投诉(处理周期约15天),再考虑劳动仲裁。
**相关法条
1、《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第十条、第八十二条
2、《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条、第三十一条
3、《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
4、《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第九条
农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法律绝不会让流汗者再流泪。即便没有书面合同,微信聊天、工友证明、工资流水等都能成为“呈堂证供”,关键在于及时行动、固化证据、善用法律武器,欠薪超过5000元且拒不支付的,可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追究老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维权路上,你从不孤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