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后,利息和罚息到底怎么算?会无限滚雪球吗?
“明明只是晚了几天还款,怎么账单突然多出这么多钱?”这是许多借款人面对贷款逾期时的真实困惑,逾期后的利息和罚息究竟如何计算?是否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今天我们从法律视角为您拆解背后的规则。
一、利息VS罚息:一字之差,责任翻倍
贷款合同中的利息是借款期内正常支付的资金使用成本,而罚息则是逾期后产生的违约金,根据《民法典》第676条,借款人未按时还款,需支付逾期利息(即罚息),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利息是“租用资金”的代价,罚息是“违约行为”的代价。
某网贷平台年利率12%(月息1%),若逾期,罚息可能按日0.05%(年化18%)叠加,这意味着逾期1万元,每天额外增加5元罚息,30天即150元——这还不包括原本的利息。
二、罚息能无限叠加吗?法律明确划出红线
许多借款人担心:“罚息会不会利滚利,最后根本还不起?”法律对此早有约束。
1、罚息上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逾期罚息的总成本(利息+罚息)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4倍,以当前LPR 3.45%为例,总成本最高不超过13.8%。
2、复利禁止:除非合同明确约定且符合法律标准,否则罚息本身不能再次计息,所谓“利滚利”仅适用于极特殊情况,需经严格审查。
案例警示:2023年某法院判决中,一家金融机构因将罚息计入本金重复计息,被判定“变相高利贷”,最终需退还超收的23万元。
三、遭遇高额罚息怎么办?三步自救指南
1、核查合同条款:重点查看逾期利率约定是否超过LPR四倍,若超出可主张无效。
2、主动协商重组: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逾期后可与机构协商减免部分罚息或分期还款。
3、保留证据维权:若遭遇暴力催收或不合理收费,可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或通过诉讼要求调整费用。
**相关法条参考
- 《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规定。
-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25条:逾期利息、违约金等总计不得超过LPR四倍。
-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54条:发卡银行需明示计息规则,不得擅自增加费用。
贷款逾期绝非“世界末日”,但需警惕两个陷阱:一是机构模糊化处理罚息规则,二是利用恐慌心理催收超额费用,记住三个关键点:
1、逾期成本有法定上限,超出部分可拒绝支付;
2、优先偿还本金,避免罚息占比过高;
3、协商比逃避更有效,法律始终为合理诉求兜底。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而信用的底线是知情权,无论个人还是机构,都应在规则框架内解决问题——这才是化解债务危机的根本出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